三明市沙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国内贸易与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依然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891万元,比上年增长12.0%,幅比上年加快2.5个百分点,实现了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分城乡看:县城的消费品零售额73015万元,增长16.4%;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1876万元,增长5.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9486;餐饮业26212万元,增长20.7%;其他行业零售额9193万元,下降4.7%。 市场价格总水平相继上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4.8%;消费品价格上涨4.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7.2%。 七、对外经济与旅游 出口创汇实现历史性跨越。全年出口创汇突破3000万美元大关,达到3011万美元,居全市前列,比上年同期增长2.8倍,其中三资企业增长1.5倍;合同利用外资955万美元,增长36.0%;实际利用外资817万美元,增长32.4%。 旅游事业得到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35301人次;境外游客3925人次,增长56.0%;其中:港澳同胞25人次,台湾同胞13人次。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今年以来,我县进一步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加强财税管理,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年全县财政收入29203万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县级地方财政收入16837万元,比上年增长8.1%;中央两税收入12366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全县财政支出18803万元,比上年增长8.2%。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金融形势运行稳定。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6516万元,比上年末增加37444万元,增长17.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1487万元,增加23687万元,增长16.0%。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43903万元,比上年末增加22810万元,增长10.3%。 保险事业取得新的成绩。我县保险公司进一步加快经营机制转换步伐,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发新险种,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全年全县保费收入5989万元;全年全县保险赔款给付金额3463万元,比上年增长18.3%;保险事业的发展,对全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有新发展。我县十分重视科技工作,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广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进科技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全年组织实施县级以上科研项目26项,其中省级1项,市级3项,县级22项。农科教结合和产学研相结合取得新进展。全县举办各种科技实用技术培训300多期,培训人员1.1万余人次。组织科技攻关,实施了18个农业技术示范项目和4个工业科技项目。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全县普通高中招生1679人,在校学生3872人,增加722人,增长22.9%,毕业生836人。各类职业中学(中专)招收学生418人,在校学生1111人,毕业生737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县初中在校生12669人;小学在校生17477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小学毕业升学率达99.4%。全县教职工人数达3778人,其中:专任教师3242人。中小学办学条件有所改善;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得到巩固和发展。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我县以拓展文化产业为重点,提高文化工作的品位和质量,以举办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带动社会文化的普遍繁荣;注重弘扬民间艺术,组织肩膀戏先后到贵州、杭州等地演出,获得当地各界人士的好评,大大提高了沙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年全县共发行各类图书121万册,图书馆存书5.2万余册。随着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人民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年末全县拥有卫星地面接收设施210座,电视人口覆盖率83.3%,城乡有线电视网入户数已达2.3万户。广播电台1座,广播覆盖率98.7%。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9个,其中:县直各类医疗卫生单位6个,乡镇卫生院11个,厂矿医疗卫生单位14个;个体18个。年末全县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01人,其中:医师、医士316人,护师、护士155人。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床位555张,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260张,乡镇卫生院床位数220张,厂矿75张。县、乡、村三级卫生医疗服务网进一步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得到完善。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共举办运动会7次,参赛运动员1559人,少体校在校学生150人,全县体育锻炼达标人数31880人。全国体育先进县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体育设施日趋完善,群众性体育活动活跃。 十一、人 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上升。全年出生人中2948人,出生率为12.25‰,比上年上升0.26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068人,死亡率为4.44‰,比上年下降0.65个千分点;全年自然增长人口1880人,自然增长率为7.82‰,比上年上升0.91个千分点。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4.1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19万人,占总人口的42.3%。 十二、城乡建设和人民生活 城乡建设步伐继续加快。城区建设有新跨跃,设立虬江、凤岗两个街道,城区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区改造和配套工程建设有新进展,道路绿化工程,城市夜景工程等不继完善。形成了以横向的滨河路、三优街、步行街、新城中路和以纵向的建国路、长安路等“四横两纵”构成的沙县商贸繁荣带,城市总体功能日臻完善,城乡人民生活条件继续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32元,比上年增长8.1%;年人均消费支出5571元,比上年增长11.0%;农民人均纯收入4159元,比上年增长10.0%;年人均消费支出3071元,比上年增长21.0%;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4239元,增长7.1%,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居民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有新的变化,生活质量有新的提高,但行业间、居民间的收入增长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一些低收入水平的家庭生活仍然比较困难。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