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大田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8 三明市大田县统计局

6.日用陶瓷 万件 4494.6 2287.9 96.5

7.饮料酒 千升 5510 10388 -47.0

8.服装 万件 812.56 1214.58 -33.1

9.纱 吨 1716 1787 -4.0

10.机制纸及纸板 吨 10030 9481 5.8

11.生铁 吨 71097 10824 556.8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下降。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2.39亿元,比上年增长46.9%,实现利税总额1.86亿元,下降21.3%,其中利润总额0.56亿元,下降46.0%;亏损面为34.1%,上升8.4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6.3%,下降7.2个百分点。

建筑业行业在规范中快速发展。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73亿元,比上年增长38.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4.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4.5%。其中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56亿元,增长73.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8.21亿元,增长193.3%(见表4)。

表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指    标    名    称 单位 2005年 2004年 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47721 65795 124.5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万元 65611 37797 73.6

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46814 25132 86.3

2.城镇私人建房 万元 8992 3189 182.0

3.房地产开发投资 万元 9805 9476 3.5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万元 82110 27998 193.3

1.规模以上农村固投 万元 66276 22052 200.5

2.规模以下农村固投 万元15834 5946 166.3

商品房产销两旺。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805万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商品房建设投资4727万元,增长206.0%;商品房销售面积9.13万平方米,增长764.5%,其中现房销售面积3.59万平方米,占39.4%,期房销售面积5.54万平方米,占60.6%;商品房销售额1.31亿元,为上年的11.2倍。

重点建设项目扎实推进。全县确定的25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6亿元,其中梅山璞溪口电站、商贸批发中心等2个项目已完成年计划的200%以上;续建项目15项,总投资7.93亿元;新开工项目10项,总投资8.02亿元; 9个县级重点前期项目,项目总投资3.19亿元;总投资1.09亿元的海和钢铁二期工程项目已同三钢劳动服务公司签订合作意向书;总投资0.2亿元的年产万件铸造项目已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0. 1亿元的太华汤泉综合开发项目,已完成地质情况调查报告。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供应充足,购物环境继续改善。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按销售地区分,县的零售额6.87亿元,增长16.5%;县以下的零售额2.57亿元,增长3.0%。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8.16亿元,增长10.7%;餐饮业1.09亿元,增长30.9%;其他行业0.19亿元,增长1.5%。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稳步发展。据海关统计,全年三资企业出口创汇183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6.8%,外商实际到资1076万美元,增长14.3%;全县新批办三资企业6家,总投资2978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334万美元。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继续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完成增加值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年全县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县车辆拥有量1716辆,比上年增长34.7%;道路客运量310万人,增长68.2%,客运周转量22482万人公里,增长6.4%;道路货运量344.2万吨,增长39.3%,货运周转量20310万吨公里,下降1.8%。

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现代化通讯手段进一步普及。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1114.7万元,比上年增长8.4%;全年电信业务总量4223.9万元,增长10.0%;全年移动通讯业务总量4260万元,增长6.1%。全县市话和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继续增加,市话用户已达34262户(含小灵通),农话用户已达25373户。移动用户达8.1万户,增长15.7%。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运行基本稳定。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54亿元,比上年增长43.9%;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08亿元,增长9.4%(见表5)。

表5: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单位:万元

指    标 本月末余额 比年初增加额 比上年同期增长%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225449 156689 43.9

#人民币存款 224703 155946 44.1

1.企业存款 37542 17957 109.1

2.储蓄存款 138741 107869 28.6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90755 82953 9.4

#人民币贷款 90755 82953 9.4

1.短期贷款 56357 56962 -1.1

#工业贷款 4646 6927 -32.9

三资企业贷款 530 310 71.0

2.中长期贷款 29743 21754 36.7

#基本建设贷款 4560 3080 48.1

3.票据融资 4655 3660 27.2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县保险业实现各项保费收入约6451万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039万元,比上年增长14.7%;人身险保费收入4412万元,比上年增长6.4%。全年保险业赔款支出1537万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187万元,比上年增长13.6%;人身险赔款支出350万元,比上年增长16.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普通中学21所,小学156所,幼儿园130所(班)。全县中小学专任教师3711人(其中中学1855人、小学1856人),中小学毕业生数20586人(其中中学12907人、小学8679人),比上年减少3.76%,中小学在校学生数66026人(其中初中生27765人、普高6574人、职高2110人、小学29577人),比上年减少10.87%。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2%,比上年增长0.32%,适龄少年入学率达89.76%,比上年增长1.42%。初中毛入学率109.81%,初中升学率97.11%,高中升学率62.11%(其中县内36.63%、县外中专、技校25.48%)。小学巩固率99.92%,初中巩固率97.69%。在园幼儿数5845人,教职工370人,入园率达73.98%。全县参加高考人数2963人,本科以上院校录取1118人,专科录取1345人,总计录取2463人,录取率83.13%。参加自学考试学员1156人,毕业178人。

县委、县政府继续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技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提高科技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5年,全县实施省、市科技项目各1项,实施县科技项目22项,其中新项目17项,上年度结转项目5项,全年专利申请数3项。全县科技三项费用类支出64万元,比上年增长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