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砀山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8 宿州市砀山县统计局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平稳增长,信息传输业发展较快。2004年,交通运输业完成增加值18353万元,比同期增长6.3%。

据统计,全年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5405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6%,其中:铁路完成10万吨公里,公路完成54044万吨公里,增长5.6%。全年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106万人公里,其中:铁路39万人公里,公路1067万人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量10472万元,比上年增长12.4%,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其中:邮政完成业务量1764万元,下降10.3%。累计征订报刊591.2万份,杂志15.37万份,办理特快专递1.91万件。电信传输完成业务量8708万元,增长18.5%。局用交换机容量13.69万门,总容量16.40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2.75万户,增长19.9%,其中:城市用户1.93万户,增长9.0%;乡村用户9.87万户,增长19.5%。年末移动电话6.8万户,比上年末净增1.8万户,增长36.0%。国际互联网用户1.21万户,电话普及率每百人21部。

七、财政、金融

2004年财政收入完成9789万元,比上年下降7.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486万元,比同期下降6.4%。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各项税收完成5520万元,下降7.4%;财政支出完成37988万元,增长34.7%。其中,基建支出2253万元,增长104.8%,教育支出10611万元,增长19.6%,社会保障支出1564万元,增长57.0%;行政离退休费支出6506万元,增长24.2%,行政管理费支出3952万元,增长46.6%。

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平稳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9.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42亿元,增长16.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85亿元,增长5.9%,其中:工业贷款1.77亿元,增长2.8%,商业贷款3.79亿元,增长6.5%,农业贷款4.97亿元,增长7.2%。

保险业发展迅速。财产险和人寿险保费收入11064万元,增长68.7%。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10043万元,增长72.9%,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财产险收入1021万元,增长36.3%。保险赔付747万元,下降11.5%,其中:人寿险赔付336万元,增长22.6%,财产险赔付411万元,下降27.9%。

八、科技、教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04年,重点推广了波尔山羊、马头羊、三元杂交猪、沼气、水果高接换头等10多项先进的技术成果。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102场次,发放科技资料6万份,科技录像40余场次,发布科技信息300多余条,电视专题讲座6次,受训群众25万人次。进一步推进“猪、沼、果”生态富民工程和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作用。加强了产、学、研相结合,招聘各类人才37人,项目对接6项。承担国家星火计划1项,省级科技计划3项,2项成果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14项成果获得县级科技进步奖。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04年,教育部门在办学上有了新思路,积极巩固素质教育,推进艺术教育,拓宽职业教育。出现公办、民办共同繁荣的景象。2004年末,各类公办小学435所,专任教师7065人,在校学生21.56万人。其中:普通中学79所,专任教师3153人,在校学生8.79万人,增长4.6%。小学346所,专任教师3808人,下降2.7%,在校学生11.7万人,下降7.5%。中等职业高中7所,专任教师291人,在校学生0.67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初中毕业升学率36.3%,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普通中学和小学的辍学率分别为4.6%和0.3%。在本年的高考中,本科上线人数达3008人,比上年净增1051人,本科上线率达38%。

九、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平稳发展。年末,共有文化馆、图书馆、书画馆、新闻出版局、艺术表演团体、电影放映公司、档案局、广播电台、网络有限公司各一个。图书馆藏书量7万册,艺术团体演出120场次,电影放映1678场。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影片176场。全年创作大戏一部,小戏、小品2个,书画作品16幅,参加国家级展出一次,省级一次,发表国家级作品1幅,省级2幅。18幅绘画作品参加了省第七届艺术节展出。广播人口覆盖率83.7%,电视人口覆盖率81.5%。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卫生技术人员不断增加。年末,卫生机构25个(不含诊所及私人医院),床位1195张,卫生技术人员1699人,增长3.9%,其中:综合医院5所,床位524张,卫生技术人员719人。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276人,注册护士222人。乡镇卫生院17所,床位656张,技术人员866人,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276人,注册护士137人;疾病控制中心一所,技术人员61人,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27人。妇幼保健站一所,技术人员53人,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19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2004年,体育健儿参加全省体育大会的太极拳、太极剑获得了一块金牌、一块银牌。在全省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中,刀、棍、南拳、剑术、刀术五个项目上取得了金牌,在其他项目上取得了四块银牌。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4年末,全县总户数23.62万户,年末总人口为920773人,其中:男性470244人,女性450529人。当年出生人口10204人,出生率为11.14‰,比上年增加0.14个千分点。死亡人口为4431人,死亡率为4.84‰,比上年减少0.09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6.3‰,比上年增加0.23个千分点。全县非农业人口为90452人。

城镇居民生活稳步提高。2004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350元,比上年增长30.9%,其中:工资性收入4509元,增长16.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4196元,比同期增长21.4%。其中:人均食品支出1903元,比同期增长17.3%,人均衣着支出511元,增长26.8%,人均医疗保健支出261元,增长83.8%。人均文化教育支出425元,增长11.8%,人均通讯支出358元,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7.8平方米。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9184元,比同期增长21.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5.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38元,比同期增长38.7%,农民人均现金支出2159元,下降3.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6.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0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2004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达17665人,养老金足额发放。本年应征缴养老金2782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2912人,全年征缴失业金310万元,领取失业金人数559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9579人,收缴医保基金888万元。

城镇低保工作稳步推进。全年纳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238人。城镇居民发放最低生活保证金781万元,有效地保障了贫困户的基本生活。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2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