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砀山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8 宿州市砀山县统计局

200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紧紧围绕发展经济这个中心,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团结拼搏,抢抓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完成36.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7.42亿元,比同期增长15.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71亿元,比同期增长7.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0.95亿元,比同期增长10.5%。三次产业比例分别为48.3∶21.4∶30.3,人均生产总值3938元,比上年增加744元,增长23.3%。

年末从业人员50.8万人,比上年增长3.4%。其中:乡村从业人员43.94万人,比上年增长4.1%。年末单位从业人员3.2万人,比上年减少0.25万人,下降5.9%。其中:在岗职工2.9万人,比上年减少0.29万人,下降9.4%。新增就业岗位4096个,下岗再就业人数2033人,清腾和购买公益性岗位199个。免费提供职业介绍1063人。全县登记失业人数1439人,登记失业率4.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5%。其中:食品类上涨10.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2%,固定资产投资上涨6.1%,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7.8%。

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工业仍较薄弱,农业基础还不稳固,粮食增产难度较大,农民增收渠道不宽,产业结构矛盾仍较突出,开放度偏低,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等。

二、农业

2004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及一系列支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加之粮食价格上扬,气候条件有利,农业生产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好形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3752公顷,与上年持平。棉花播种面积9125公顷,增加1210公顷,油料播种面积11957公顷,增加314公顷,蔬菜播种面积8991公顷,增加335公顷。

粮食、油料、棉花大幅度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20.98万吨,比上年增长29.9%。其中:夏粮11.11万吨,比上年增长16.3%,棉花产量8280吨,增长99.3%,油料产量24327吨,比上年增长157.8%,水果产量65.16万吨,比上年增长7.7%。

畜牧业平稳发展。2004年末,大牲畜存栏4.05万头,增长5.2%,生猪存栏24.04万头,下降1.68%,羊年末存栏70.51万只,增长30.3%,家禽存栏238.9万只,增长2.5%,全年肉类总产量45275吨,增长11.7%。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当年造林面积257公顷,幼林抚育面积29667公顷,育苗200公顷,迹地更新面积800公顷。零星植树312万株。

全年水产品产量3670吨,增长66.8%。水域养殖面积1667公顷,增长8.7%。

水利设施全年总投入589万元,其中:中央投入64万元,基建投资31万元,专项资金投入36万元。完成土石方323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50千公顷。已配套的机电井11386眼,本年新增配套机电井119眼,报废机电井150眼,水利排灌机械11784台,装机容量3.86万千瓦。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86.05万千瓦,增长2.0%。大中型拖拉机135台,联合收获机96台,机动割晒机2915台,农用运输车8.24万辆。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37230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235吨,农用柴油使用量11959吨,农药使用量5716吨,农村用电量5988万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010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4.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8511万元,比同期增长15.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4395万元,比同期下降39.3%,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3491万元,比同期增长12.7%,私营企业完成增加值5519万元,比同期增长77.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1274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分轻重工业来看:重工业完成增加值8693万元,增长15.3%,轻工业完成增加值9817万元,增长6.9%。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58.34%。比上年下降21.4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收入53456万元,比上年增长13.6%。从产品产量来看:罐头1.45万吨,比上年增长3.66倍,软饮料9917吨,比上年增长11.73倍,服装174万件,增长74.0%,胶合板6.49万立方米,增长74.8%,纱6659吨,下降10.6%,合成氨7139吨,增长75.1%。

建筑业全年全社会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7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资质三级以上建筑企业6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5606万元,增长137.9%,实现利润总额821万元,增长76.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4.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0.5%;房屋竣工面积32.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0.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851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基本建设12798万元,比上年增长18.7%,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8660万元,下降6.2%,其他投资完成6010万元,增长24.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340万元,增长32.6%,商品房销售面积6.4万平米。全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5540万元。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加工业,板材加工业成为2004年的亮点。宿州科技食品公司、丰原集团浓缩果汁、兴达罐业、倍佳福等一批项目相继正式生产。香港佳华木业公司等一批板材加工业相继投入运营。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76万元,下降76.4%,第二产业投资17690万元,下降15.8%,第三产业投资19502万元,增长46.4%。全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93个,引进资金4.9亿元。

五、国内贸易、物价、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趋于活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2691万元,增长8.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4794万元,增长6.4%,餐饮业零售额21953万元,增长14.7%。分城乡看:县及县以上完成46201万元,增长9.6%,县以下完成46490万元,增长6.6%。全年限额以上商品销售总额4297万元,下降80.2%。

对外贸易总量较小,外向度不高。全年出口总额176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600万美元,增长33.3%,外商直接投资298万美元,与上年持平。

全年物价受粮食、肉、蛋等上涨的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4.5%,下半年蔬菜受涝灾的影响较大,涨幅较高,年底有所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