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砀山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8 宿州市砀山县统计局

2002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方针政策,深化各项改革,积极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的运行态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据初步测算,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1.41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5.87亿元,比上年增长5.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21亿元,比上年增长2.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33亿元,比上年增长7.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78元,比上年增长4.7%,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的比例为50.5:19.8:29.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性矛盾仍然较突出,层次较低,现代工业化水平低,经济外向度低,就业压力较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新的增长点不多,投资规模仍不快,经济增长的基础不稳固。

二、农业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4029公顷,比上年减少3126公顷,下降5.4%,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3110公顷,比上年增加1012公顷,棉花播种面积5762公顷,增加22公顷,蔬菜面积7046公顷,增加431公顷,瓜类播种面积6835公顷,增加235公顷,其中:西瓜6724公顷,增加224公顷。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5%以上。

粮食因种植面积下降而减产,全年粮食产量20万吨,比上年下降5.0%,其中:夏粮产量8.67万吨,减产13.9%,秋粮产量11.33万吨,增长3.2%,油料产量25013吨,下降8.3%,棉花产量6020吨,增长5.2%。蔬菜、瓜产量57.18万吨,增长4.9%,2002年水果在提高品质的基础上,加大对优良品种的引进及改造,发展适销对路的精品果园,水果产量再创新高,实产达84万吨,增长10.5%,全年水果出口3.5万吨。

畜牧业生产仍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年末,大牲畜存栏3.82万头,比上年增长4.7%,生猪存栏24.45万头,增长1.9%,羊存栏54.1万只,增长16.3%,家禽存栏233万只,增长1.3%,全年肉类总产量3.79万吨,增长3.1%。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400公顷,增长19.8%,幼林抚育面积20000公顷,成林抚育面积44203公顷,增长24.9%,零星植树344万株,育苗面积275公顷。

全年渔业养殖面积1533公顷,水产品总产量2100吨,增长2.4%,鱼苗产量260万尾,投放鱼种1300万尾。

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增强。2002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82.2万千瓦,增长1.2%,农用排灌机械8140台,节水灌溉类机械2480套,农用水泵11555台,农用运输车7.9万辆。农用化肥用量(折纯)4.03万吨,农药施用量5980吨,农村用电量5680万千瓦时,地膜使用量846吨。

全年用于水利投入资金1059.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97.65万元,用于水利基建投资951.8万元。已配套机电井11659眼,增长3.8%,其中:新增配套机电井874眼,全年有效灌溉面积49.86千公顷,增长4.2%。

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158728万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种植业125940万元,比上年增长5.8%,林业完成增加值7812万元,比上年增长5.2%,牧业完成增加值23877万元,比上年增长5.6%,渔业完成增加值1099万元,增长2.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速放慢。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4.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企业,下同)完成增加值16642万元,比上年下降12.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8807万元,下降26.7%;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4719万元,比上年增长4.0%,私营企业完成1905万元,比上年增长70.1%,外商投资企业完成374万元,比上年下降3.6%。分轻重工业来看,重工业完成增加值6410万元,比上年增长22.3%;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0232万元,比上年下降26.2%,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60.83%,比上年减少3.91个百分点,累计工业产品销售率91.4%,较上年减少1.94个百分点,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0343万元,比上年下降7.9%,实现利税总额4120万元,比上年下降38.2%。亏损企业亏损额885万元,比上年增长32.5%,亏损面42.8%,比上年增加5.8个百分点。

工业产品结构继续调整。纺织行业完成产值15663万元(不变价下同)增长18.9%,木材加工业完成产值7539万元,下降7.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产值7808万元,增长29.7%,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5045万元,增长27.0%。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资质三级以上企业5个,实现利润总额396万元,施工工程个数80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51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9.7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2.86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7.33平方米,增加37.33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招商引资力度加大。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655万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基本建投资完成9177万元,增长1.5%,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4030万元,增长7.1%,其他投资完成4720万元,下降11.1%,房地产投资完成5380万元,增长7.2%。本年新增固定资产2.7亿元。2002年,县委、县政府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成招商引资21472万元。

五、交通、邮政、电讯

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邮政、电讯业增速放缓。2002年,运输、邮电业完成增加值19108万元,比上年增长8.7%,各种运输方式货物周转量完成4857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2%。其中,铁路完成2579万吨公里,公路完成45997万吨公里,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5940万人公里,其中,铁路35万人公里;公路完成5905万人公里。

邮政、电信通讯部门完成业务总量8005万元,比上年增长4.2%,比上年增速减少22.6个百分点;邮政业务量完成2010万元,增长13.0%。累计订报刊763.61万份,杂志48万份;电信部门完成业务量5995万元,增长1.5%。年末市内电话用户数86272户,增长26.8%。其中,城市用户27753户,农村用户58519户,增长30.3%;移动电话用户38196户,增长149.5%。电话普及率每百人13.7部。年末电信数据通信用户5306户,增长138.1%。其中,因特网注册拔号用户5209户,增长136.2%。年末局用交换机容量103334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