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祁门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7 黄山市祁门县统计局

全县接待海内外旅游者73.1万人次,同比增长25.8%。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606人次,增长22.1%。全年旅游总收入4.41亿元,增长24.2%,其中:创汇7.3万美元,增长45.4%。

六、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年进出口总额504.9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7%。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02.09万美元,增长10.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12.97万美元。

2008年共引进市外资金179668万元,同比增长37.3%。其中省外资金154477万元,同比增长21.3%。引进项目67个,其中工业项目41个。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37229万元,比上年增长7.9%。

全年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25850万人公里,货物运输周转量19880万吨公里,分别增长21.7%和23.2 %。

年末全县私人汽车拥有量836辆,比上年增长22%。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2997万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1449万元,增长11.5%;邮政业务总量1548万元,增长7.6%。本地固定电话用户42983户,下降14.4%;移动电话用户55700户,增加14.1%。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52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7881户,增加36.8%。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财政收入19460万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634万元,增长20.9%。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3.2%、26.9%和14.6%。财政支出53364万元,增长40.3%。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9.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61.8%,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36.9%。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下同)250819元,比上年末增加51994万元,增长26.2%。其中,企业存款17075万元,增长23.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91224万元,增长23.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0364万元,比上年末增加314万元,增长0.5%。其中,短期贷款32136万元,下降5.1%;中长期贷款27046万元,增长7.0%。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5929万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904万元,增长24%;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5025万元,增长36%。赔款和给付1480万元,增长35.8%。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550万元,增长12%;人身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930万元,增长5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1074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3078人。普通初中19所,在校生6900人。小学211所,在校生10564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26%,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5%。

2008年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单位:人

指  标 招生数 在校生数 毕业生数

中等职业教育 546 1074 661

普通高中 1037 3078 736

普通初中 1971 6900 3098

小学 1657 10564 1993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56人,其中教育1713人,文化卫生546人,农林水部门470人,规模以上企业327人。全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875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用于研究与发展经费(R&D)580万元,增长42%。

2008年,全县共申请受理专利20项,授权专利22项,是2007年的三倍,创历史新高。工业科技创新有新突破,黄山电器的快恢复二极管(FRD)方形芯片、虹川照明的YD200/300-12U长寿命大功率节能灯管、阊林木业的环保型高档细木工板被认定省级高技术产品;虹川照明的超长寿命大功率紧凑型节能灯管、新联电器的无积粉无铅汞齐节能灯管在省级成果鉴定会上得到专家高度评价,两项产品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虹川照明公司研发的节能灯灯丝热换流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座,转播台18座,广播通播率95.5%。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3万户,电视通播率100%。年末全县国家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资料7.75万卷(件、册),库馆总建筑面积2580平方米。

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医务室等)17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0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医院、卫生院床位779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7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32人,注册护士265人。乡村卫生室123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23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97%。全县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13.21万人,比上年增加1.6万人,参合率达89.2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金额1297万元,累计受益29233人次。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群众体育进一步普及,竞技体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60人。2008年,我县成功承办了“九龙杯”祁门首届牯牛降登山大赛、“绿洲杯”第九届中学生篮球比赛暨2008年安徽省青少年篮球锦标 赛、祁门县“六一”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赛和全省体育传统学校乒乓球比赛等。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数据显示,2008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6.70‰,比上年下降0.21个千分点;死亡率为7.0‰,上升2.85个千分点。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87937人,比上年增加215人。其中男性96381人,女性91556人,人口性别比为105.3:100(女性为100)。总人口中农业人口147541人,非农业人口40693人。全县建制镇7个,镇人口114455人,乡人口73482人。

全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616元,比上年增长17.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76.28元,增长24.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23.1元,增长15.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9%,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3.9平方米,人均增加1.9个平方米。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2288人,比上年增加369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7100人,增加699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4807人,增加1005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224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6996人,比上年增加14人。

年末全县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635张,比上年增加155张,收养各类人员499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84.1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49.9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215.1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共发现石煤、铁、铜、铅、锌、金、银、锑、钨、钼、镉、瓷土、砂、石、粘土、矿泉水等计16种矿产资源。已探明矿产有石煤、铜、铅、锌、镉、银、瓷土、建筑石料、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砂、矿泉水等11种,矿产地52处,其中能源矿产有石煤1种,矿产地1处;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银、镉(共生和伴生)5种,矿产地1处;非金属矿产有瓷土、建筑石料、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砂4种,矿产地49处;水气矿产有矿泉水1种,矿产地1处。县域内中型矿床3处,小型矿床5处,小矿和零星资源44处。2008年,我县在册矿山为 9家,另有45个探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