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徽州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07 黄山市徽州区统计局

妇幼保健工作得到巩固,重大传染病和新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2005年儿童建卡率100%,接种率99.60%,其中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88.7%;产妇建卡率98.78%,产检率98.78%,住院分娩率99.89%。同时,积极开展了人禽流感、血吸虫病、艾滋病、结核病、甲肝、乙肝、风疹、狂犬病、乙脑等疾病的宣传、监测、防治工作,制定了防控工作预案和疫情报告制度,有效控制了疾病流行传播。

体育: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采,体育产业迈出新步伐。2005年全区共举办女子健身、中国象棋和各类球赛等全民健身赛事12起,平均每月一起。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岩寺镇被省农委、省体育局、省农民体协评为”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区门球协会被评为全省先进集体。2005年末全区共有棋牌室18家,乒乓球训练中心1处,溜冰场1处,20亩标准田径场1处,门球场6处;销售体育彩票160万元,比上年净增100万元。

五、城市建设与管理

城市交通:城市道路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行能力不断提高。全年扩建、改建重点公路项目7个,总投入7238万元,年内竣工5个,通车里程72.2公里。城市公交体系逐步完善,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年内全区公共汽车线路4条,运营车辆56辆,其中客运出租车45辆,总运量比上年提高15.2%。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新成效。2005年区环保部门依法查处排污企业5家,对11户重点排污工业企业安装了黑匣子,使主要工业企业生产污水排放处理达标率为93.7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9.98%;全年完成”退城进郊“企业5户,燃煤锅炉改造5台,新建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1.2平方公里,城区空气质量标准二级;建立了饮用水源防护区,加强水质保护。

绿化、美化步伐加快。年末城市园林绿地面积176公顷,本年新增绿地面积27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45.6公顷,新增27公顷,城市园林绿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公用事业: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全年自来水售水量34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3%;全年售电量13844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16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3%;液化石油气销售量达1050吨,其中家庭用量1050吨,用气人口2.5万人。

六、就业和社会保障

劳动就业:形势稳定。2005年全区拥有职业介绍机构13个,从业人员14人,全年介绍就业1248人,比上年增加669人,增长1.2倍。200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32人,比上年增加272人,其中失业再就业人员963人,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93.5%。2005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108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与上年持平。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各项基金扩面征缴取得积极成效,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全区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238人、6800人、2291人,其中养老、医疗分别比上年净增226人、1500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均达到91%以上。全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达到4050人,本年新增50人。城镇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为100%,失业金发放率为100%,医疗保险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农村领取养老金人数152人,比上年净增52人。

社会福利:事业取得新成就。全区优待优抚对象242户,比上年增加27户。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185人,比上年增加959人;城镇临时救济46人次,比上年增加19人次。农村定期救济313人,临时救济3500人次。全区共有收养性单位(国家办、集体办福利机构)4个,床位88张,年末在院人数15人。社区服务中心3个,参加活动11010人次。年末老龄人口数11500人,百岁老人1人;老年法律援助案件30件,比上年减少46件;老年人活动中心4个,比上年增加1个;老年人协会8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3.4万元。

七、人口和居民生活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2005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99088人,比上年增加415人。户籍总人口中,男性51375人,女性47713人,性别比为1.08;非农业人口24628人,比上年增加402人,农业人口74460人,占总人口比重为75.15%。户籍总人口中,出生人口844人,出生率为8.52‰,比上年下降0.17‰;死亡人口524人,死亡率为5.29‰,比上年下降0.6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3‰,比上年上升0.55‰;

人口流出量大幅增加。2005年全区流出人口21929人,比上年增加7432人,增幅为51.3%,占总人口比重达22.1%;主要流往地区为浙江、本省、上海、江苏和广东。流入人口745人,占流出人口的3.4%。

居民生活: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05年全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4956元,比上年增加2767元,同比增长22.7%。在国民经济15个类别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居前三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分别为19250元、18944元、18427元;最低为农业,仅为4333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393元,比上年增加335元,同比增长11%,其中:工资性收入1146元,同比增长40.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26元,同比增长11.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3.4%,比上年下降3.8个百分点。城乡居住环境有较大改善。年末实有住宅建筑面积329.82万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3.3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5平方米。

”十五“期间,全区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年均递增19.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