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徽州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经受严峻考验,战胜各种困难,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坚定实施“五大突破”战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克服“非典”和严重旱灾的影响,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全区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发展不断加速,产业结构更趋合理。2003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5977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4%,增幅提高了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05万元,增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24748万元,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19924万元,增长8.5%。人均生产总值6134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27.4:38.2:34.4调整为25.3:41.4:33.3,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3.2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增长机制逐渐完善。财政改革稳步推进,公共财政支出框架日益完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住房、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继续深化;企业改制有序进行,2003年全区已完成改制企业13户,其中国有企业9户,盘活资产8053万元,安置职工1175人。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特色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较低,农民增收渠道狭窄;2工业企业规模小,高新技术企业少,支柱产业单纯,产品创新能力弱;3、受人口和第二产业规模等因素的制约,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4、财力吃紧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善,随着财政刚性支出的逐年增大,确保财政正常运行的目标仍相当艰巨;5、随着企业改革的全面深入,离岗职工年均生活费有较大程度降低,就业、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缓解就业压力,保障困难职工基本生活需求,维护社会稳定,将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任务。 二、农业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千亩放心菜、千亩有机茶、千亩绿化苗木等特色种植基地纷纷建立;大部分农产品市场价格步出长期低迷的阴影,农产品物价总指数开始止跌回升;农业形势比较乐观。2003年全区完成农业现价产值24276万元,比上年增长3.9%,增幅提高了3.2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全面增长,各产业发展比较平衡。 种植业传统优势产品继续稳步发展,特色种植方兴未艾,主要农产品呈“一减四增”态势。2003年全区粮食总产达26591吨,比上年下降10.8%;油菜籽总产1630吨,比上年增长5.2%;茶叶总产825吨,比上年增长8.0%;水果总产603吨,比上年增长2.4%;蔬菜总产24442吨,比上年增长3.4%;花卉盆景20450盆,特种植物种植已初具规模。 退耕还林工程加速推进,林业发展掀起了新高潮。2003年全区完成造林面积1882公顷,比上年增加607公顷,增长47.6%,其中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548公顷,占当年全部造林面积比重为82.2%。2003年末全区有林地面积44.2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02.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9.4%。 牧业生产仍以传统产品为主,以“外三元杂交猪”和“黑山羊”为代表的新品种还未大规模推广,全年形势比较平稳。主要畜产品除蜂蜜产量因“非典”影响而下降外,其它畜产品保持略增水平。2003年全区蜂蜜产量为2502吨,比上年下降12.9%,肉类总产4776吨,比上年增长0.9%,蚕茧产量163吨,同比基本持平。 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继续提高。2003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8366千瓦,比上年增长1.5%;机械化机耕面积2.8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6.7%;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83千公顷,其中机电灌溉面积2.2千公顷;机械化收获面积0.46千公顷、深施化肥面积0.73公顷、秸杆还田面积0.07 千公顷;机械化粮食脱粒2.05万吨、农副产品加工2.58万吨;农机运输作业量2608.5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辈49.2%;农机化投入45万元,比上年增加4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高位运行,规模化进程继续加速,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工业强区战略进展顺利。2003年全区完成现价工业产值67059万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产值43965万元,比上年增长62%,现价产值占全部工业现价产值比重达65.6%,比上年上升15.1个百分点。2003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9898万元,比上年净增加4056万元,可比增长22.5%,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33.3%,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化工产业规模继续快速扩张,已成为全区工业的龙头,是全区工业发展主要支撑力量。2003年全区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完成现价产值31353万元,占全部工业现价产值的46.8%,对全区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7%,拉动全区工业经济增长16.2个百分点。主要化工产品年产量大幅增长:塑料树脂及共聚物年产量19869吨,比上年增长42%,油墨年产量2404吨,比上年增长33.2%。 工业经济效益再创佳绩。200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504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0.3%;完成产品销售收入45614万元,比上年增长60.0%;实现利税总额2962万元,比上年净增加684万元,增长30.0%;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180.6,比上年提升了28.8个百分点;年平均全部从业人员1822人,比上年增加62人,增长3.5%;总资产达34083万元,比上年增长60.7%。 建筑业平稳增长。2003年全区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850万元,比上年增加526万元,增长12.2%。2003年全区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现价产值7488万元,同比增长3.5%。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2.8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为8.9万平方米,实现利税411万元,企业效益持续良好。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火爆。2003年,区委、区政府紧扣发展主题,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发展的轴心,继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基建、更改、房地产全面快速增长,投资规模再上新平台。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资产投资30952万元,比上年增长34.6%。其中规模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876万元,比上年增长41.2%,具体包括,基本建设投资11852万元,增长43.4%,更新改造投资11063万元,增长42.1%,房地产开发投资3957万元,增长32.7%。在全社会投资中非国有单位投资21178万元,比重达68.4%,比上年上升了12.8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