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长兴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邮电通信业继续较快发展。2005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2696万元,增长3.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480万元,增长10.2%。全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3732户,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5.2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0.4%,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由上年末的36.8线/百人提高到40.8线/百人;年末全县移动电话用户达27.87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2.8%,年末全县已有国际互联网用户28498户,比上年末增长12.8%。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2005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92亿元,增长13.5%。分城乡看,县的消费品零售总额20.57亿元,增长13.6%;县以下零售总额28.35亿元,增长13.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2.81亿元,增长13.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48亿元,增长13.3%;其他行业零售额1.64亿元,增长11.4%。个体、私营经济平稳增长。全县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户批发零售额38.84亿元,增长12.6%,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79.4%。各类商品市场成交活跃。全县各类交易市场48个,其中消费品综合市场6个、农副产品市场29个、工业消费品综合市场5个、工业消费品专业市场1个、工业生产资料市场6个、劳动力市场1个。全县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7个,年成交额75.5亿元,增长5.5%。 旅游业发展形势喜人。2005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2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4亿元。全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2634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16万元。旅游星级宾馆实现营业收入6014万元,全县参与年检的五家旅行社共实现营业收入3630.6万元,其中超千万1家(长兴京兴康辉旅行社),净利润44.1万元,实缴税金48.4万元,组团4万人次,地接2.1万人次。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1959万美元,增长41.5%。其中自营出口总额19392万美元,增长41.6%,进口总额2567万美元,增长40.4%。全县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84家,出口超1000万美元企业4家,占全县总量的45.4%。 招商引资绩效显著。全年合同外资、实到外资、引进内资分别完成了30073万美元、13006万美元和30.5亿元人民币,一批“大、好、高”项目已顺利开工建设。“长洽会”签约项目54个,其中外资项目23个,总投资2.5亿美元;县外内资项目27个,总投资23亿元;人才科技合作项目4个;银企洽谈会签约项目12个,融资金额6亿元;人才科技洽谈会签约项目40个。全年外派研修生205人,被劳动社会保障部中国职业技能交流中心确定为出国研修生派遣基地,并作为全国典型县培植,境外劳务输出已成为我县外向型经济的一个新亮点。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业健康运行。2005年末,全县全部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100.93亿元,比年初增加9.43亿元,增长10.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2.28亿元,比年初增加5.73亿元,增长12.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6.98亿元,比年初增加11.88亿元,增长15.8%。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比为86.2%,比年初提高4.2个百分点,新增存贷比达到126.11%。异地银行对长兴融资企业到达40余家,各类融资20.63亿元,比年初增加4.04亿元。 保险市场拓展加快。2005年底,全县共有保险公司分支机构4家。全年各类保险金额323.64亿元,增长12.5%。保费收入2.99亿元,增长14.2%;其中财险保费收入8928万元,增长21.4%,寿险保费收入21704万元,增长13.7%。全年保险机构共支付各类赔款7064万元,增长33.3%。其中财险赔款6297万元,增长39.6%,寿险赔款823万元,增长0.4%。 九、科学和教育 科学事业发展良好。全年完成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6项。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计划项目53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项目15项,农业与社会发展计划项目38项。按项目级别分:国家级13项,省级52项,市级21项,县级20项。2005年新认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农业科技企业3家,省高新技术产品15只。全年专利申报量为340件,是历年来总申报量的7倍,其中发明专利33件,实用新型80件,外观设计113件。浙江网上技术市场长兴分市场运行情况良好,网上正式签约25项,合同金额6468万元。成功举办了“百名院士专家长兴行活动”,共邀请58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119名专家教授来长兴洽谈。 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共有小学95个,班级数1059个,专任教师2344人,在校学生数48939人,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到99.99%和100%。普通中学27所,班级数684个,专任教师2195人,在校学生数35971人,其中初中25346人,高中10625人,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到99.88%和99.95%,初中毕业生升高中阶段比例达到89.63%。高教自学考试累计报考人数57648人,累计毕业生数2052人。高考报名人数合计3512人,录取人数合计2755人,录取率78.4%。全国首创“教育券”制度,入围地方政府创新奖,至2005年已累计发放2.53万张,金额达到737.3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力建设文化大县,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民间艺术精品“百叶龙”声名远播,应邀参加了国内众多重大文化活动,并远赴韩国、法国参加中外文化交流活动。2005年共引进15台精品艺术演出,组织开展了35场广场文化活动、436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和2363场电影下乡展映活动。年末全县有文化馆、博物馆、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各1个,乡镇文化站16个,公共图书馆1个,乡镇图书室16个,全县公共图书拥有31.08万册。年末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乡镇广播电视机构16个,无线电视综合覆盖人口60.76万人,有线电视用户13.99万户,全年广播节目播出时间5841小时,电视节目播出时间2435小时。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2家,床位1881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972人,个体诊所卫生技术人员388人,合计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360人。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1056人。年末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8人,比上年增加2人。社区和乡村卫生服务建设逐步推进,全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家,村卫生室583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611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步。中国女排长兴籍健儿周苏红继去年勇摘雅典奥运会金牌后又夺国际女排精英赛宁波站冠军;亚洲标王李荣祥获得了亚锦赛“三连冠”和十运会冠军;范慧玉获得全国帆船青年锦标赛冠军;王清波在全国和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中荣获标枪冠军。县体育中心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年共开展全民健身活动200多次,参与人数达8万多人次,获得省以上群众体育先进个人(集体)荣誉称号的达8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