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红山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区有医疗卫生机构8个,床位649张,卫生技术人员846人。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以实施“纲要”为主要任务,加快体育社会化进程的同时,积极开展各层次的群众体育和竞赛活动,全年共召开大型会议10次,举办辅导员培训班8期;举办第二届“农运会”比赛5项,台球、网球、乒乓球、门球联谊赛各1次,承办台球、门球邀请赛11次,参加市“八运会”比赛13项。武术队四次代表赤峰市参加自治区和全国比赛,共获14个第一名,8个第二名;篮球队获自治区青少年篮球赛冠军;乒乓球队获内蒙古青少年乒乓球比赛青少年乙级团体第一名。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总人口30528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5503人。人口出生率8.35‰,比上年上升0.16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3.51‰,人口自然增长率5.6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年内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96元,比上年增加905元,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5157元,比上年增加570元,增长12.4%。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内收缴养老保险金2589万元,发放养老保险金2400万元,有3596人领取了养老保险。2005年,我区共有低保对象2607户,6463人。月发放低保金50万元,全年共发放保障金594万元,人均补差78元。保障对象占城市人口的比例为2.47%,全面实现了应保尽保。 红山地区城镇在岗职工49754人,其中:国有单位职工32757人,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16997人。全年职工工资总额64963万元,其中,国有单位工资总额49520万元,其他单位职工工资总额15443万元。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3382元。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采用在地统计口径,不含文钟镇。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工业财务指标为工业快报数,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工业上报数。 4、人口数为公安部门统计年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