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平定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平定县统计局 2008年,面对众多不利因素,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强县、特色农业大县、商贸物流重县、文化旅游名县”四县建设总体目标,全面实施“环境创优、外向带动、科技支撑、民营提升、赶超发展”五大战略,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确保了全县经济平稳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1.16亿元,比上年增长 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亿元,增长7.5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7%;第二产业增加值22.53亿元,增长6.0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74%;第三产业增加值16.79亿元,增长8.73 %,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79%。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80亿元,增长7.25%;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增加值3.32元,增长12.98%;房地产业增加值14835亿元,增长8.2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344元,比上年增加620元。 全县从业人员达143896人,比上年末增加1196人。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54133人、第二产业40671人、第三产业49092人。 年末全部单位从业人员20610人,比上年减少4.01%。其中,在岗职工人数17748人,比上年减少3.99%(见表1)。 表1 全县在岗职工人数
二、农业 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22823公顷,比上年增加467公顷,增长2.0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055公顷,比上年增加453公顷,增长2.1%;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768公顷,比上年增加14公顷,增长1.86%。全县粮食总产9.05万吨,比上年增长0.35%,其中:小麦总产为0.11万吨,比上年减产26.67%;秋粮总产达8.94万吨,比上年增长0.79%。 全县造林面积1753公顷,比上年下降4.36%,当年育苗107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四旁植树99万株,比上年减少1.98%;林产品产量404吨,比上年增长50.18%。 全县大牲畜存栏5195头,比上年减少8.4%,生猪饲养量81132头、家禽饲养量92.1万只、羊饲养量14787只、分别比上年增减11.84%、12.28%和5.66%。全年肉类总产量3989吨,比上年减少9.8%,其中:猪肉下降18.5%,禽肉增长56.5%,羊肉下降10.4%。奶类总产量2443吨,比上年下降59.9%;禽蛋总产量6302吨,比上年增长44.1%。 全县水产品产量526吨,比上年增加355吨,增长48.1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9.36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61亿元,比上年增长4.0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4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3.36%,产销率为99.22%。 全年全社会原煤产量280.91万吨,比上年下降17.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203.98万吨,比上年增长2.7%),发电量达到733893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6.7%。水泥产量14.59万吨,比上年增长44.3% (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全年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完成4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8.33%;实现利润总额1.81亿元,比上年增长0.54%;实现利税4.55亿元,比上年下降2.1%。全县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59.94%,比上年增加了9.99个百分点,全年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为9.28%,比上年下降了0.17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01.42%,比上年下降8.0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6%,比上年减少0.84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9.22%,比上年增加了0.86个百分点;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24万元/人,比上年提高1.99万元/人;资产负债率(逆指标)为53.46%,比上年下降了0.91个百分点。 全年全县建筑业产值7852.4万元,比上年增长92.3%。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9.7万元,比上年减少178%;实现利税8万元,比上年减少66.7%。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0230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6.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18亿元,比上年增长19.2%。按城乡划分,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73亿元,比上年增长 30.14%;按三次产业划分,其中: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6万元,比上年下降15.59%,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46%。全县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房地产开发投资2.51亿元,比上年下降23.8%。商品住宅投资1.67亿元,下降35.6%,其中经济适用住房投资0.67亿元,下降51.2%。 五、交通和邮电 截止2008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204公里,比上年末增长2.51%。全县汽车拥有量为3120辆,比上年末增长9.01%;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451万人,比上年下降0.66%。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9685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2.16%;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1302万吨,比上年增长1.64%,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5772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24%。 全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0.56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26亿元,增长17.64%;电信业务总量0.3亿元,减少5.39%。全县固定电话用户63595万户,比上年减少10.52%;全县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6.0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275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20.11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50.82部/百人。全县互联网用户达到18172户,比上年增长57.44%。 六、市场贸易和旅游 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96%。县的零售额7.87亿元,比上年增长19.77%;县以下的零售额6.38亿元,比上年增长22.45%。分行业看,批发 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完成10.56亿元,比上年增长9.44%;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完成0.34亿元,比上年增长3.15%;限额以下及个体户贸易业完成10.22亿元,比上年增长9.67%;餐饮业零售额完成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2.71%;其他行业零售额完成1.4亿元,比上年增长3.89%。从经济类型看,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0.9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6%;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10.38亿元,比上年增长28.9%。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0.66亿元,比上年下降3.93%;股份制经济实现零售额0.21亿元,比上年增长22.19%;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0.78亿元,比上年减少0.97%;其他经济实现零售额1.32亿元,比上年增长3.6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消费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内容日趋多样,消费者逐渐将购买力转向轿车、电脑、高档彩电、数码相机、摄像机等高档消费品的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