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小店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3 太原市小店区统计局

太原市小店区统计局

二00七年四月十三日

2006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率先发展为主题,以自主创新为先导,以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努力优化环境,大力招商引资,着力“163”工程,全力推进“两区融合,一体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 综合

2006年,我区国民经济运行总体保持持续、稳定、较快增长态势,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4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可比价格)。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5亿元,比上年增长6.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8.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从2005年的3.4:34.2:62.4调整为3.2:33.4:63.4。第一、二产业比重分别比去年下降0.2和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去年上升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60%以上。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7617元,按2006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3541美元。

小店区域生产总值(含高新区、经济区)达18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6亿元,比上年增长5.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9.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0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5%。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2.5:43.6:53.9,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比去年下降0.2和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去年上升1.9个百分点。

二、农业和乡镇企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6年我区积极贯彻实施各项惠农政策,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重点工程和基地建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坚持科技兴农,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06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以下简称农业总产值)69325万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产值2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7.3%。农业增加值完成4.5亿元。

农民种粮、种菜积极性显著提高,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夏粮播种面积2.97千公顷,比去年增加0.23千公顷;秋粮播种面积10.18千公顷,比去年增加0.68千公顷;蔬菜播种面积6.18千公顷,比去年增加0.17千公顷;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0.1千公顷,比去年下降0.14千公顷。

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较快。2006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78488吨,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夏粮总产16023吨,比上年增加1298吨,增长8.4%,秋粮总产62465吨,比上年增加7176吨,增长13.0%。水果产量春季受霜冻灾害影响减幅较大。其他作物产量有一定程度增减。种植业产值完成44652万元,比上年增长11.8%。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4.4%,

主要农产品产量

计量单位2006年实际比2005年增减%

粮食吨7848812.1

夏粮吨160238.4

秋粮吨6246513.0

蔬菜吨3174002.0

上市量吨2784452.0

水果吨1662-23.1

林业生产势头良好。汾河林带建设、道路绿化、农田林网改造取得新成绩。全年完成造林面积909公顷,其中发展经济林909公顷,育苗面积93.0公顷,农田林网改造2.2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由14.5%提高到了15.5%。林业产值1323万元,比上年增长-40.2%。

畜牧业生产出现下滑。主要畜产品产量受猪蓝耳病和隐性鸡瘟影响较大。全年牧业产值完成20281万元,比上年下降9.1%。禽蛋产量仅保持小幅增长,其他主要畜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主要畜产品产量

计量单位2006年实际比2005年增减%

肉类总产量吨8567-28.8

牛奶产量吨30475-6.9

禽蛋产量吨112401.2

渔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水产品养殖面积24公顷,水产品产量130吨,渔业产值完成120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截止2006年末,全区拥有农机总动力144109万千瓦;实有耕地面积13.74千公顷,农业有效灌溉面积为11.17千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9554吨;全年农村用电量4044万千瓦时。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有力地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平稳发展。

2006年,我区积极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扶持街、乡企业健康发展,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快速增长。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130.5亿元,比上年增长27.1%;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30.0亿元,比上年增长28.9%;乡镇企业营业收入完成129.4亿元,比上年增长26.1%;乡镇企业上交税金完成2.6亿元,比上年增长29.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我区通过继续引深“工业项目年”活动,大力引进新型工业企业,发展绿色经济,积极促进高耗能、重污染企业转型,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加强专业化园区建设,发展循环经济,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积极推进企业改制,盘活存量资产,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发展。液压元件、服装、家具、商品混凝土、数控机床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实现较高幅度增长。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0.9亿元,比上年增长4.8%;完成工业增加值23.3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0.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完成增加值12.8亿元,比上年增长9.7%;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完成20.2亿元,比上年增长48.1%,增加值完成10.5亿元,比上年增长37.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2006年产量比2005年增减%

食用植物油吨232112.7

小麦粉吨9817-9.6

原煤吨1130002.6

鲜冷藏冻肉吨414017.4

沙发件3225358.0

纸箱吨2360-3.0

油漆吨47585.8

铝型材吨34402.7

建筑涂料吨120-83.3

铸铁件吨57601.1

服装万件136.1163.6

液压元件件61518-168.8

采矿设备吨7041-4.0

交流电动机千瓦642568-10.2

电工仪器仪表台167391-45.8

橡胶轮胎外胎条1174387-13.1

配混合饲料吨121017-3.8

商品混凝土立方米17036042.4

塑料制品吨631214.6

家具件204097.2

金属镁吨4800-21.5

铝合金吨349.15-24.1

金属切削机床台163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