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泰山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2 泰安市泰山区统计局

200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富民强区的目标,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全面加快民营经济,突出工业经济、新区建设、服务业发展等多项重点,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继续呈现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态势。

一、综合

国民经济高位运行。初步核算,200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79.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1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49.11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25.94亿元,增长17.6%。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生产总值增长0.13个、10.67个和5.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21931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0%。

非公有经济持续发展。全区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64.1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1.2%,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全区民营经济实交税金3.99亿元,增长23.3%。私营企业发展到2035户,增长15.8%,雇工人数23495人,增长3.3%,注册资金14.29亿元,增长12.89%,户均注册资金为72.1万元,增长9.1%。全区个体工商户12.87万户,从业人员22459人,分别增长2.8%和7.2%,注册资金2.68亿元,增长6.0%。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总产值中,农业产值3.29亿元,下降0.7%,林业完成产值0.35亿元,下降3.0%,牧业迅猛发展,产值达2.42亿元,增长12.1%,渔业完成产值0.05亿元,增长6.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1亿元,与上年持平。

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在粮食价格上涨和国家政策扶持的影响下,粮食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747公顷,粮食总产为57678吨,每亩单产450公斤,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年蔬菜播种面积4035公顷,总产为13.86万吨,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区肉类总产量0.61万吨,比上年略有下降,禽蛋产量0.96万吨,比上年增长29.7%。猪、羊、家禽存栏量为3.24万头、1.75万只、13.219万只,生猪和家禽出栏量分别为3.94万头和165.32万只。奶牛养殖业发展加快,全区奶牛存栏达4.5万头,比上年增长18.4%。牛奶产量7.3万吨,增长25.3%。水产品总产800吨,增长14.2%。

农业投入不断加大。全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69平方公里,全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11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0.6千公顷。扩建和改善排灌面积3.03千公顷,排灌面积达到11.3千公顷。全区已建成水库17座,总库容2148万立方米。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11.3万千瓦,农村用电量7685万千瓦时,与上年基本持平。

三、工业与交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3.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1.26%。在全部工业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0.76亿元,增长26.6%。实现产值107.20亿元,比上年增长29.7%,其中,国有和集体企业完成6.4亿元,增长43.4%;股份制企业完成81.3亿元,增长30.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15.06亿元,增长20.6%。工业产销衔接平衡,产品销售率99.01%,提高0.2个百分点。

工业效益持续走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0.51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度增长,全年实现利润5.97亿元,增长36.5%,利税9.59亿元,增长29.6%。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8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20家。企业亏损幅度进一步缩小,仅为63万元,同比下降2.2%。

公路运输高速增长。全年客运量311万人,比上年增长30.1%,旅客周转量为19116万人公里,增长45.3%。货运量191万吨,增长3.8%,货物周转量为19487万吨公里,增长9.7%。公路通车里程402公里,增长15.6%。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运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3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56.0亿元,增长23.2%。规模以上非公有投资完成40.2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70.2%。生产性投资完成29.6亿元,增长20.0%。工业基建和技改成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点,累计完成投资29.48亿元,增长22.1%,工业投资占50万元以上投资的比重为52.6%。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原材料工业、轻纺工业高速增长,完成投资2.6亿元、7.9亿元,分别增长24.8%、104.7%。第三产业投资提速,完成投资25.8亿元,增长25.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发展,完成7.42亿元,增长32.2%。

房地产开发呈现回落态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2亿元,比上年下降31.0%,商品房销售面积17.64万平方米,下降40.2%。商品房合同销售额4.73亿元,下降27.2%。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全年房屋销售价格、土地交易价格、房屋租赁价格分别上涨5.1%、8.2%、1.6%。

建筑业生产与效益稳步提高。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4%。全区四级及以上建筑企业62家,完成总产值29.3亿元,比上年增长8.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44万平方米,增长4.5%。实现利税1.3亿元,增长10.0%。

五、国内贸易与物价

消费品市场全面趋活。全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99亿元,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1.52亿元,两者占全部零售额的85.9%,住宿业实现营业0.6亿元,餐饮业实现营业额4.88亿元,分别增长91.0%、26.1%。个体、私营经济仍是市场主导,实现零售额33.7亿元,占全部零售额的79.2%。

市场物价运行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3%,涨幅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3%。服务项目价格保持稳定,上涨1.0%,涨幅较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生产领域价格涨幅继续回落。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0.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3%,同比回落3.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5%,涨幅比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1196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9.4%。其中,出口10153万美元,增长52.9%,进口1808万美元,下降6.7%。利用外资高速增长,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29个,合同利用外资额170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8.8%,实际利用外资11733万美元,增长48.3%。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29个,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继续扩大,全区批准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724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倍;完成营业额4324万美元,增长1.4倍;派出各类劳务和研修生1848人次,增长1.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