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仪征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03-09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三年倍增、四年小康、五年再上新台阶”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宏观经济不断变化的挑战,进一步解放思想,克难求进,顽强拼搏,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的平台,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 合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2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29.97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60.15亿元,增长15.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411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达到5180美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2:64.8:30。仪征地方经济持续较快增长。2008年,仪征地方实现生产总值16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5%。仪征地方经济占全市的比重达82.3%,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据统计,年末全市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达4540户,新增1867户,总注册资本达112.59亿元,增长39%;工商部门登记的个体户12793户,新增3584户。个体私营经济全年实现增加值105.68亿元,占仪征地方经济的比重达64%,比上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 控制物价上涨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控制在4.7%,涨幅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7%;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2.4%;衣着类价格下降0.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2.9%;医疗保健价格下降0.5%;居住类价格上涨3.1%。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受宏观环境制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市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部分行业和企业出现亏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服务业比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建设科技创新型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还需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农村公共服务相对薄弱,统筹城乡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的任务还很艰巨等。 二、农 林 牧 渔 业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含农林牧渔业服务业)20.65亿元,现价增长17.3%。粮食播种面积76.19万亩,比上年下降6.1%;粮食总产量29.33万吨,比上年增长5.4%;油料总产1.24万吨,比上年增长46.9%;蔬菜产量18.18万吨,比上年增长1.5%;肉类总产量2.14万吨,比上年增长7.3%;水产品产量5739吨,比上年增长1%。 农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快。新增高效农业面积7.2万亩,总面积达22.2万亩,发展专用小麦25万亩,优质水稻35万亩。农业项目引进外资2600万美元,内资9.1亿元。32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6亿元,利税9100万元。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4.37万千瓦,与上年持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支农投入力度。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62公里,清淤疏浚农村河道149公里,除险加固小水库9座。完成农村改厕1.3万户,新建农村沼气池2500只,新增农村垃圾池3507个。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农业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扎实推进。新建新农村示范村12个,全面小康村45个。继续推进农村新五件实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684.29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地方工业总产值533.46亿元,比上年增长53.4%;市辖工业总产值440.38亿元,比上年增长56.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530.43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79.6亿元,比上年增长47.3%;市辖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96.35亿元,比上年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私营经济实现产值109.22亿元,比上年增长58.7%;农村工业实现产值133.78亿元,比上年增长79.9%。工业企业效益稳步增长,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26.36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利税22.89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市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48.15亿元,比上年增长42.1%,利税18.35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7.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1%;其中工业用电量14.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9%。 工业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在列入统计的40种主要产品中,保持增长的有27种,下降的有13种。其中,移动通信设备增长127%,民用船舶增长115.3%,服装增长42.7%,灯具及照明装置增长32.2%,水泥增长27.9%,合成纤维聚合物下降2.8%,化学纤维下降1.1%。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施工产值132.6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44万平方米,增长10.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17万平方米,下降3.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69亿元,比上年增长34.7%。其中规模以上项目投资141.81亿元,增长32.3%;规模以下项目投资8.88亿元,增长89.6%。规模以上项目投资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9.4亿元,增长18.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63.91亿元,增长50.9%;房地产开发投资8.5亿元,增长38.9%。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额中,第一产业投资1.79亿元,增长59.3%;第二产业投资108.18亿元,增长43.6%;第三产业投资40.72亿元,增长7.7%。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继续加强沿江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道路93.2公里、天然气管网6公里。经济开发区闽泰大道北延段、东升大桥、时代大道、苏港大道建成通车。汽车工业园路网、电网等工程加快建设。枣林湾生态园建设框架全面拉开,汉金路、胥浦河河滨路等道路工程建成通车,白鹭湖一期工程顺利完工。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建成标准厂房56.8万平方米。上汽荣威750 1.8T、550 1.8T轿车成功上市,振通铜业、中盾信安等项目投产见效,飞利浦照明、金陵船舶2号船坞等项目加快实施,百家丽光伏、中技桩业等项目顺利落户。 五、国内贸易 市场销售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9.22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1.72亿元,增长21.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7.49亿元,增长17.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7.8亿元,增长19.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0.53亿元,增长25.5%。个体私营经济市场零售份额继续扩大,个体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45.72亿元,增长23.1%,个体私营占全市消费品零售额77.2%。 六、开放型经济 利用外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新批外资项目94个,协议注册外资6883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7%。注册外资实际到帐3526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3.7%。剔除扬州(仪征)化学工业园,全年仪征地方协议注册外资6023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注册外资实际到帐2006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