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1 衡阳市统计局

基础建设力度加大。全市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84.5亿元,增长119.5%。其中,交通运输、城建设施、卫生投资分别增长191.2%、75%和12.2%。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市156个在建的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43亿元,增长69.9 %,为年计划投资的107%。其中,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65亿元,增长45.4 %,为年计划投资的114.6%。按行业分,产业发展项目完成投资77.4亿元,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158.5亿元,社会发展项目完成投资7.43亿元。全年共有60个重点工程项目竣工投入使用。

房地产开发稳步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41.27亿元,增长31.8%。商品房竣工面积260.83万平方米,增长197.6%。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26.27万平方米,增长85.4%。

五、交通运输 、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市货物周转量171.30亿吨公里,增长7.1%。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达148.59亿吨公里,增长10.3%;水运货物周转量22.74亿吨公里,增长2.3%;客运周转量75.40亿人公里,增长4.6%。全市公路线路年末里程1.7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0.37公里。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市邮电业务总量72.50亿元,增长20.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57亿元,电信业务总量68.93亿元,分别增长33.2%和20.1%。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18.07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5.86万户,下降9.5%。移动电话用户229.58万户,增长32.8%。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25.77万户,增长36.3%,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4.31 户/百人,每百人减少0.6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31.04户/百人,每百人增加2.6户。

六、内外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23亿元,增长18.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0.2%。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12.29亿元,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86.94亿元,分别增长23.2%和14.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23.16亿元,增长18.9%;住宿餐饮业74.4亿元,增长19.3%;其他行业1.68亿元,增长13.2%。

消费结构升级。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汽车类零售额为9.76亿元,增长49.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7.59亿元,增长40%;金银珠宝类零售额1.78亿元,增长12.6%。化妆品类零售额为0.65亿元,增长29.1%。

外贸出口受冲击较大。据海关统计,全市进出口总额7.85亿美元,下降26.0%。其中,出口5.89亿美元,下降33.8%;进口1.96亿美元,增长14.4%。

招商引资稳步推进。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61亿美元,增长11.1%。其中,工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37亿美元,增长14.8%。全市实际引进内资159.30亿元,增长13.2%。

旅游规模不断扩大。接待国内外游客1489.43万人次,增长31.8%;全市旅游总收入70.75亿元,增长30.3%。接待国外游客8.12万人次,增长10.4%;旅游外汇收入3125.15万美元,增长9.4%。

七、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政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全市财政总收入70.09亿元,增长16.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6.59亿元,增长22.8%。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77.6%,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6.0%。

金融业务稳健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0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企业存款168.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82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55.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短期贷款为21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2%;中长期贷款203.67亿元,比上年增长36.1%。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市保险保费收入达30.73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财产险保险保费收入6.61亿元,下降13.0%;寿险保险保费收入24.12亿元,增长14.5%。全年各项赔款支出7.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3.86亿元,下降7.9%;寿险赔款支出3.67亿元,增长12.4%。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创新稳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9.83亿元,同比增长22.9%;增加值127.66亿元,同比增长25.1%。国家安排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3个,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1个。“特高压直流输电新型换流变压器”、“高品质特殊无缝钢管经济洁净度研究与应用”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电控发动机用增流机油泵”、“电控可调涡轮增压器研究”、“硅橡胶流向成型机产业化”、“连铸动态轻压下技术研究与应用”等4个项目列入国省重点项目。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全年专利申请量915件,其中发明152件;授权专利287件。签订技术合同92项,合同成交金额1500万元。

教育事业得到新的发展。基础教育继续得到巩固。小学在校学生60.60万人,增长3.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下降0.2个百分点。初中在校学生25.83万人,增长1.4%;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8%,提高0.1个百分点。普通高中在校学生规模缩小,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呈上升趋势。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10.81万人,增长9.5%;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0.92万人,下降7.2%。普通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全年在校研究生人数达1732人,比上年增加16.09%;普通高校在校学生10.58万人,增长8.9%;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朝气蓬勃。全市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1个,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纪念馆4个。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市博物馆中心文物库房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市图书馆维修改造工程如期完工,乡镇综合文化站28个竣工,11个正在建设。文化活动有声有色。“文明新风拂雁城”春节文化活动“文化盛宴”精彩纷呈;“广场旬旬演,社区周周乐”群众文化活动深入人心;全市少儿美术、书法、摄影展展出作品910幅,接待观众2万人次;“湘台一家亲”大型文艺晚会在体育馆举行,两岸三地联袂登台。文艺创作精品迭出。在省艺术节上,我市有6件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获金奖,《梦蝶》获田汉大奖和12项单项奖,《喜盈门》获田汉新剧目奖和11项单项奖,群文口节目获金奖3个、银奖6个。

全市有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4.6%,电视台2个,教育台1个,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3%,有线电视用户52.97万户。放映农村公益电影5.62万场。出版各类期刊48.3万册。年末全市共有档案馆14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4.94万卷。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450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6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3个。卫生技术人员2.3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9万人,注册护士0.74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1.73万张。拥有乡镇卫生院190个,床位数4574张,卫生技术人员7863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个。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55所。全面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新医改。着力抓好重大传染病防治,保障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