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平湖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1 嘉兴市平湖市统计局

建筑业生产有所增长。全市年末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建筑企业52家,全年施工面积51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6%,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5亿元,增长5.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4.9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增幅比上年回落5.6个百分点,投资额并列嘉兴各县(市、区)第二位。其中,不含嘉兴港区和电厂完成投资130.58亿元,增长10.8%。全年完成工业生产性投资118.47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增幅比上年回落12.3个百分点。其中,不含嘉兴港区完成投资79.52亿元,增长13.0%,增幅比上年回落9.9个百分点,增幅列嘉兴各县(市、区)第二位。

大项目对投资增长贡献较大。全年计划总投资在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13个,共完成投资92.25亿元,占全社会总投资的49.9%,占比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亿元以下在建项目142个,共完成投资29.08亿元,占全社会总投资的15.7%。房地产开发投资中,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房地产开发在建项目30个,全年完成投资18.7亿元,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82.4%。

房地产开发投资回落。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2.65亿元,比上年下降7.4%,完成土地开发面积41.02万平方米,下降30.0%,年内购置土地面积38.18万平方米,下降25.1%。全年竣工面积80.1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4.4%,其中住宅竣工52.51万平方米,增长71.4%。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房屋销售转热,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77.8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4.0%,商品房销售面积为历年来最高。其中住宅销售58.18万平方米,增长73.6%;商业营业用房销售13.61万平方米,增长88.4%;办公楼销售3.69万平方米,增长15.5倍。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7.14亿吨公里,增长12.8%。其中:公路运输7.14亿吨公里,水路运输10.00亿吨公里。全年旅客周转量完成5.26亿人公里。嘉兴港全港货物吞吐量3485万吨,比上年增长23.0 %。

邮电通讯业持续稳定发展。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22.9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6.53万户;包括移动电话的电话普及率达到164部/百人,比上年增加9部/百人。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达到7.65万户。

六、贸易和对外经济

国内贸易持续旺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名义增幅比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4%,实际增幅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0.56亿元,增长16.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3.95亿元,增长13.9%。2009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3个,全年实现商品交易额34.70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全市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4个。

对外贸易降幅趋缓。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0.1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9.2%,其中出口总额24.02亿美元,下降8.7%,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1-9月回升8.4、6.0和3.4个百分点,降幅一路收窄。全年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0.7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1%,出口机电产品5.93亿美元,下降20.8%,出口旅行用品及箱包1.86亿美元,下降1.3%。在出口总额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0.81亿美元,下降7.8%。

招商引资继续加强。全年新批、增资三资企业(含嘉兴港区)62家,合同利用外资4.8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14亿美元。其中不含港区,全年利用内资18.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合同外资2.75亿美元,下降0.2%,实到外资1.70亿美元,增长6.5%。

七、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环境宽松,积极推进镇(街道)融资平台改造和企业债券发行工作,创新债务重组银团货款,推进股权、商标质押货款,新增担保机构2家,工银村镇银行挂牌成立,获得”中国最具投资价值金融生态示范城市“称号。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363.62亿元,比年初增加84.05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2.00亿元,增加25.17亿元。外汇存款余额1.20亿美元,比年初减少0.16亿美元;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279.3亿元,比年初增加76.52亿元。外汇贷款余额1.91亿美元,比年初增加0.97亿美元。

证券新开户数达到6959户,全年证券交易额409.73亿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中国人民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湖市支公司等五家主要保险公司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5882万元,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24763万元,财产险保费收入11119万元。全年共支付各类赔款金额6561万元,其中人寿保险赔款675万元,财产保险赔款5885万元。

八、科技和教育

科教兴市战略进一步实施。全年财政科学技术经费支出8257万元,比上年增长13.5%,教育经费支出47783万元,增长9.9%。企业研发经费投入6.04亿元,增长6.0%。全年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50项、嘉兴市级科技项目10项、平湖市级科技项目54项。年末,全市已有各级高新技术企业81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年内有12家企业被新认定为国家高新企业,其中含嘉兴港区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嘉兴市级37家。宜兰汽车配件制造(平湖)有限公司作为外商独资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这一领域零的突破。区域科技创新机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82家。全年全市专利申请量1176件,比上年同期增长58.5%,专利授权834件,比上年增长62.9%。全年获得嘉兴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项。技术市场发展较快。全年经认定登记技术交易金额1.89亿元,合同数62项。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市有小学35所,在校学生29259人,普通中学17所,在校学生30399人。九年义务教育对象入学率100%。小学、初中在校生巩固率均为100%。初中升高中段比例达到98.63%,比上年提高0.82个百分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发展。现有中等职业类学校 5所,在校学生8669人;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机构14个,注册学生106550人,全年结业104817人。年内向普通高校输送新生2970人,高考上线率96.16%,比上年提高4.66个百分点。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新居民子女借读费,加快东湖中学新校区建设,全面实行校舍安全工程。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城乡文化活动日趋活跃。年内我市成功创建成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和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市文体局被省文化厅评为”千场文艺演出下基层活动“先进集体。项目建设着力推进文化二大工程。一是文化馆新馆易地建设工程;二是图书馆镇(街道)分馆建设工程,年内落成并启用了全塘、黄姑和新仓分馆。村级文化阵地建设有力推进,评出一星级村级文化阵地11个,二星级23个、三星级58个。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建设。年内百场广场文艺演出40场次,观众达10万余人次,全市送戏下乡近300场,受惠群众达80余万人次,注册业余文体骨干队伍140支,总人数达到2528人;送电影1644场次,观众36.95万人次;万册图书下农村进社区,在32个馆外服务点送书82次,共12773册。深入开展文物保护工程。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完成野外普查工作,共调查发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843处,新发现312处重点记录的不可移动文物。深入开展文化市场繁荣和管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