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国内贸易、旅游 全面激活农村消费市场,农村消费增速首次超过城市消费增速,全市新建和改建“农家店”210家。实施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明显,家电以旧换新产品6.30万台,销售额2.42亿元,家电产品下乡累计销售14.85万台,销售额3.03亿元。拥有大中型专业批发市场55个,生猪直控基地31个,年出栏量60万头;禽蛋基地8个;蔬菜基地面积8000公顷,蔬菜基地产量90万吨。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5.79亿元,增长18.0%,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556.35亿元。从行业类型看,增幅明显的行业有:食品、饮料、烟酒类完成96.16亿元,增长35.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完成38.71亿元,增长31.8%;日用品类完成18.02亿元,增长36.8%;中西药品类完成20.66亿元,增长52.2%;汽车类完成140.35亿元,增长25.3%;分城乡市场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164.39亿元,增长18.0%;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71.40亿元,增长18.2%。市场购销两旺,消费持续升温。居民消费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消费热点进一步拓宽。在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商品零售额中,化妆品类增长20.1%,金银珠宝类增长22.0%,家具类增长67.6%。 会展业稳步发展。全年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273场,其中全国性会展6场,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亚太批发市场大会暨第三届中国(福州)国际农产品贸易对接会等国家级会展活动。一系列常设性的展会连年不断,进一步引导大众消费,促进交流。 以文化旅游为重点,培育文化旅游品牌,积极组织开展“双十佳”旅游评选活动,鼓山、于山、“三坊七巷”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通过验收。充分挖掘多元化旅游资源,加快全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整合,不断拓展旅游市场。全市共接待过夜境内游客901万人次,增长2.6%,过夜境外游客60.60万人次,下降3.9%。年末共有星级宾馆饭店73家,客房共计11070间。 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走出困境。在外需回暖、政策显效、价格回升等因素影响下,外贸进出口降幅从年初到年末呈收窄趋势。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178.60亿美元,下降12.1%,其中出口总值120.12亿美元,下降11.6%。从出口主体看,外资企业出口达65.31亿美元,内资企业出口达50.5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1.6%和4.0%。从出口产品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33.45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达59.62亿美元,分别下降27.2%和20.8%。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44项,实现合同外资金额12.30亿美元,下降17.4%;实际利用外资(按验资口径)10.32亿美元,增长3.1%。全市对台贸易额达15.04亿美元,下降32.3%,新批台资项目27项。 继续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在注重招商引资的同时,坚持内外协调,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全市新签对外劳务合作合同金额达1346万美元,下降18%;完成营业额2711万美元,下降33%;年末在外人员达3125人,下降39%。 交通、邮电 全市各种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港口货物运输增长显著。全市各种运输工具完成货物吞吐量15036.6万吨,其中铁路325.7万吨,比上年下降5.8%;公路8427.86万吨,增长5.0%;水运6276.6万吨,增长4.3%;民航6.44万吨,增长7.1%。全市各种运输工具完成旅客吞吐量达11272.04万人次,其中铁路656.9万人次,增长3.1%;公路10020.69万人次,增长2.4%;水运49.34万人次,下降8.2%;民航545.12万人次,增长20.2%。福州现有国内航线61条,其中港澳2条,国际航线5条;新开辟福州—南京—西安、福州—南昌—重庆、福州—西安—银川、深圳—福州—舟山、海口—福州—合肥、福州—重庆—乌鲁木齐、福州—长沙—呼和浩特、福州—武汉—成都、福州—青岛—沈阳等多条航线。榕台交流取得新突破,福州市成为两岸三通客运包机直航点。全年对台直航集装箱吞吐量26.99万标箱,增长9.1%,“两马交流”客运直航1383航次,“两马交流”旅客吞吐量9.12万人次,增长26.3%。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8094.11万吨,增长20.8%,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达2822.50万吨,增长80.6%。集装箱吞吐量达122.27万标箱,增长3.9%;旅客吞吐量达9.12万人次,增长26.3%。公路总里程达9774.7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267.82公里。 大力加强信息产业建设,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82.05亿元,增长57.2%,其中邮政业务收入7.85亿元,增长4.8%。年末程控交换机总容量392万门,电话用户246.96万户,下降10%;移动电话用户619.20万户,增长17.2%,其中,中国电信53.79万户,中国移动480万户,中国联通85.41万户。年末共有IC卡公用电话1.99万部,其中市区1.29万部;全市电话普及率38.8%,其中市区64.3%。网络信息技术普及,覆盖面广。全市因特网用户73.81万户,增长22.8%,宽带网用户69.30万户,增长30.0%。 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平稳增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919.10亿元,增长22.2%;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246.14亿元,增长32.5%。在各项贷款中,短期贷款增速大于中长期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增势明显。年末中长期贷款余额2540.25亿元,增长25.6%;中长期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余额753.43亿元,增长38.9%,其中个人住房贷款667.81亿元,增长40.8%;短期贷款余额1379.73亿元,增长43.9%。共有3家外资金融机构在福州设立分行。 证券市场繁荣,期货市场红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19家,总市值3038.91亿元,增长172.7%,证券公司2家,证券营业部60家,股民资金开户总数119.70万户,增长13.0%,其中新开户数13.76万户。全市证券、期货市场得到较大发展,交易市场更加活跃。全年股票、基金交易额21293.60亿元,增长124.1%;共有期货营业部22家,期货交易额10662.76亿元,增长69.9%。 保险业发展迅速,业务量明显增加。全市保险业务保费收入91.32亿元,增长14.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3.11亿元,增长15.0%,人身险保费收入68.21亿元,增长14.2%。保费业务赔款及给付支出25.42亿元,增长3.5%,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2.97亿元,人身险赔款支出2.76亿元,年金给付2.26亿元,满期给付5.60亿元,死伤医疗给付1.83亿元。共有各类保险公司营业网点116个,保险专业中介主体57个,8家外资保险机构在福州设立分支机构和代表处。 教育、文化 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等政策全面落实,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民办教育、学前教育规范化管理得到加强,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等一批教育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市拥有高等学校34所,在校生26.56万人,其中研究生1.43万人;高职高专院校20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71所,在校生14.86万人;高中124所,在校生12.49万人;初中328所,在校生25.50万人;小学1350所,在校生44.63万人。共有市级示范园34所;省级达标中学60所,其中一级达标中学12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2%。拥有民办小学35所,民办普通中学51所,民办高校14所,民办高校在校生5.94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