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22 东营市统计局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市工业企稳回升,整体运行良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4395.30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地方工业总产值3703.76亿元,增长28.7%。实现工业增加值1457.92亿元,增长13.1%,其中地方工业增加值942.08亿元,增长23.3%。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260.41亿元,增长14.2%;重工业增加值1197.52亿元,增长12.3%。

东营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逐步好转。全市工业克服金融危机、原油价格急剧下滑等不利因素影响,经济效益水平逐步好转。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23.05亿元,比上年增长7.0%,增幅较三季度、二季度、一季度分别提高7.1、11.2和15.5个百分点,其中地方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669.25亿元,增长26.9%;利润483.97亿元,下降35.0%,降幅较三季度、二季度、一季度分别收窄10.0、17.6和25.4个百分点,其中地方工业利润294.62亿元,增长26.8%;利税748.34亿元,下降39.0%,降幅较三季度、二季度、一季度分别收窄10.8、17.9和22.6个百分点,其中地方工业利税418.20亿元,增长27.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 583.3,总资产贡献率 28.6%,资本保值增值率108.0%,资产负债率44.8%,流动资产周转率4.5次,全员劳动生产率67.40万元/人,产品销售率99.2%。

东营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施工产值20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施工面积767.3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73.55万平方米,分别增长7.2%和11.6%;全员劳动生产率20.62万元/人,提高29.6%。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5.03亿元,增长19.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元。在扩大内需一揽子措施的推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仅在总量上跨上新台阶,而且在调整优化结构、注重改善民生、推进和谐发展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5.59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地方项目完成投资888.71亿元,增长27.4%,增速比上年加快4.3个百分点。

东营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5.29亿元,比上年增长28.2%;第二产业投资710.32亿元,增长22.0%;第三产业投资339.98亿元,增长27.7%,快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31.0%,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分建设性质看,新建投资393.00亿元,增长22.8%;扩建投资187.11亿元,增长29.2%;改建与技术改造投资305.50亿元,增长34.4%,快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完成711.34亿元,增长31.3%。

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4.64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增速比上年加快17.4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277.70万平方米,增长21.0%;商品房销售面积329.00万平方米,增长34.6%;商品房销售额96.70亿元,增长57.2%,其中现房销售额41.58亿元,增长69.1%。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市场稳中趋旺,部分产品销售快速增长。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以及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农机购置补贴、降低小排量汽车的车购税等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的推动,全市消费品零售市场繁荣。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3.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0.4%。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25.63亿元,增长19.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7.65亿元,增长19.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256.92亿元,增长21.0%;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41.30亿元,增长11.3%。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稳定增长,消费升级类商品增势强劲。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29.3%,纺织服装鞋帽类增长33.1%,家电类增长24.4%,金银珠宝类增长19.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4.4%,汽车类增长62.6%。

2009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成功举办。展会总展览面积2.5万平方米,国内外参展商400余家,8大类、3000多个品种的石油机械产品参展。共签约投资类项目24个,总投资9.53亿美元;签约对外贸易协议及合同52个,贸易总额36.82亿美元;国内销售合同及协议48个,成交额6.15亿元人民币。

对外贸易有所下降。全市累计进出口完成39.6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出口17.55亿美元,下降11.0%。按贸易方式划分,加工贸易出口11.00亿美元,增长10.4%,一般贸易出口5.35亿美元,下降42.3%;其他贸易出口1.21亿美元,增长142.0%。从出口市场情况看,南、北美洲、大洋洲地区下降幅度较大,其他地区均实现增长。其中,对亚洲地区出口8.07亿美元,增长6.7%;对欧洲出口3.16亿美元,增长10.9%;对北美出口2.68亿美元,下降49.1%;对大洋洲出口0.41亿美元,下降22.5%;对非洲出口1.79亿美元,增长8.1%。从大类产品出口情况看,出口增长的产品主要有轮胎、电器电子及高新技术产品等。其中,轮胎出口9.10亿美元,增长17.4%;电器电子出口0.81亿美元,增长170.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28亿美元,增长44.3%。

外经合作回落明显。全市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6个,合同外资1.1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5.2%。实际利用外资1.65亿美元,下降8.0%。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同43份,合同额33.6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38亿美元;派出劳务人数644人,年末在外务工人员1356人。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道路货运总量5896万吨,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5.4%;货运周转量120.00亿吨公里,增长31.3%;道路客运量3859万人,增长5.5%;客运周转量37.54亿人公里,增长2.1%。水路运输较往年有了明显增长,船舶总数67艘,其中客船11艘、货船31艘,全年完成货运量116万吨,货运周转量7.4亿吨公里,分别增长2.0%和17.5%。年末全市等级公路通车里程8003公里,其中,干线公路里程870公里;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及专用公路里程分别为203公里、667公里、502公里、1475公里和1201公里,村道里程3956公里。

邮电通信业平稳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邮政1.81亿元,增长5.9%;电信42.37亿元,增长18.5%。年末,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59.79万门,增长0.2%;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489万门,增长36.9%;固定电话用户数63.82万户,减少6.3%;移动电话用户数280.52万户,增长21.3%;宽带接入用户数27.29万户,增长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