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22 三明市统计局

指标 绝对数(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额 88190 11.1

出口额 76233 8.9

其中:一般贸易 75064 9.1

加工贸易 1083 -10.4

其中:机电产品 5211 -13.6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 1590 -71.7

进口额 11952 28.4

其中:一般贸易 11566 29.5

加工贸易 375 -0.4

其中:机电产品 982 472.3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 253 245.6

表8 2009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情况

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 进口额(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

香港地区 8038 94.7 5 -88.5

台湾地区 2666 3.3 1469 30.8

日本 5000 -24.8 272 169.1

韩国 1948 2.4 194 398.7

东盟 13118 18.5 811 607.6

欧盟 11078 -27.9 2502 10.3

俄罗斯联邦 325 -56.5 87 3297.9

美国 8458 -0.7 1988 -25

全年新批外商企业46个,可比口径批准合同外资2.78亿元,下降1.5%;可比口径实际到资2.61亿元,增长10.1%。验资口径批准合同外资2.04亿美元,下降5%;实际到资0.75亿美元,增长13%。

表9 2009年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情况(验资口径)

行业  合同项目(个) 合同金额(万美元) 实际利用金额(万美元)

总计 46 20402 7460

农、林、牧、渔业 14 5733 732

采矿业 1 1385 558

制造业 23 8939 3567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 2628 1460

批发和零售业 1 179 77

住宿和餐饮业 1 75 179

房地产业 1 110 73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 129 0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2 785 11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 439 10

全市对外劳务合作新增出境人数770人,新批境外投资项目3个,总投资640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300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9.75亿元,增长1.2%。公路通车里程1349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73公里,居全省前列。全年铁路旅客运输发送量总计138.13万人,下降5.6%;货物运输到发量总计2113万吨,下降7.3%。

表10 2009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情况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运量 万吨 6001.24 11.8

公路 万吨 5999.98 11.8

水运 万吨 1.26 44.8

货物运输周转量 亿吨公里 49.18 9.3

公路 亿吨公里 49.17 9.2

水运 亿吨公里 0.01 83.8

表11 2009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情况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客运量 万人 3523.05 4.5

公路 万人 3491.91 4.3

水运 万人 31.14 47.7

旅客运输周转量 亿人公里 18.51 5.7

公路 亿人公里 18.43 5.6

水运 亿人公里 0.08 20.6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7.8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6.6%,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5.54万辆,增长36.2%。民用轿车保有量3.45万辆,增长40.6%,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2.77万辆,增长48.6%。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全年函件1384万件,报刊4121万份;全年完成邮政储蓄70.78亿元,增长13.4%。全市城乡交换机总容量357.13万门,比上年增加26.97万门;固定电话用户62.35万户,增加6.19万户,其中小灵通13.9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47.1万户,增加11.64万户;宽带上网用户22.15万户,增加5.98万户。入境旅游、商务、探亲等人数2.7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其中,外国人1.44万人次,增长3.2%;台湾同胞7582人次,增长18.2%;港澳同胞5406人次,下降12.2%。全年接待游客874.53万人次,增长20.5%;旅游收入30.71亿元,增长22.6%。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42.93亿元,增长24.0%;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59.98亿元,增长37.1%。

表12 2009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指标 年末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642.93 24.0

其中:人民币存款 637.24 24.2

#企业存款 153.44 40.0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351.53 19.7

各项贷款余额 559.98 37.1

其中:人民币贷款 557.01 36.9

#短期贷款 282.12 48.9

中长期贷款 245.99 25.2

全年股票、基金、权证交易量2064.3亿元。内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7.59亿元,增长21.8%,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13.75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3.47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6.48亿元,其中,人身险赔款及给付13.69亿元,财产险赔款2.55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6582人,在校生18136人,毕业生4735人。各类中等教育招生2.00万人,在校生4.18万人,毕业生1.10万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1.74万人,在校生5.46万人,毕业生1.91万人。全市初中招生3.13万人,在校生10.04万人,毕业生3.24万人。普通小学招生2.54万人,在校生15.86万人,毕业生3.12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3166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45万人。

初中毕业生普高升学率53.57%。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96.84%。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9.99%。幼儿入园率89.70%。全市高考文史、理工类报名人数2.34万人。全市7075人、12620人次参加自学考试,5251人次获得单科合格证书,471人获得本、专科毕业证书。全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市优秀人才、市管拔尖人才达112位,比上年增加34位。

全市列入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分别为23个和39个,其中“废旧橡胶催化裂解高值化利用技术与示范”、“雷公藤、短葶山麦冬GAP关键技术及新药研发”等2个攻关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累计达15家。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家,共有24家。专利申请326件,专利授权180件,分别比上年增长68.4%和8.4%。全年共确认福建省自主创新产品2项,福建省新产品3项。

全市共有“中国名牌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个,“福建名牌产品”106个,通过GAP认证12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艺术表演场所6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12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9个。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演出870场,观众72万人次,剧场、影剧院演(映)出1751场次。8个县及乡镇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8个项目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累计全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5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8.11%,电视人口覆盖率99.08%。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69人,其中医院33个,卫生院12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个。拥有病床总数9155张,卫生工作人员11109人,其中卫技人员9425人。全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252.49人/10万人。全市参加国际性群体比赛1人次;参加全国性群体比赛和活动70人次,获2枚银牌和1个第四名;参加全省性群体比赛280人次,获48枚金牌、29枚银牌、22枚铜牌;3人次在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亚洲帆板锦标赛、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秋季冠军赛上获得5项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