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20 合肥市统计局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外贸形势逐渐好转。合肥地区进出口总额64.2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6.6%,其中出口44.48亿美元,下降18.1%。

从出口商品类型看,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下降22.9%和26.7%。其中,橡胶轮胎、电冰箱、货运机动车辆等主要出口商品分别下降18.2%、20.6%和50%。全年对外经济合作新签合同额5.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7%,完成营业额1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外派劳务人员9641人,增长13%。

招商引资质量提高。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9户,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增长8.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8.57亿美元,增长11%;工业实际利用外资5.86亿美元,增长34%。全年共有5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市注册了6家外商投资企业。

旅游业发展形势喜人。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3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2.8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7%和30.5%。其中,接待入境游客20.03万人次,增长35.7%。全年成功创建紫蓬山森林公园、岱山湖风景区和三国新城遗址等3个国家4A级景区。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能力增强。全年旅客运输量17317.21万人,比上年增长16.7%。其中,公路15044万人,增长16.8%;铁路2101.25万人,增长15.1%;民航171.96万人,增长28.5%。全年货物运输量15911.96万吨,比上年增长23%。其中,公路13665万吨,增长29%;铁路1075.93万吨,下降16.2%;民航1.31万吨,增长18.5%;水运1169.72万吨,增长10.8%。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30.31万辆,比上年增长28.1%,其中轿车14.85万辆,增长39.6%。私人汽车保有量17.62万辆,增长41.8%,其中轿车11.42万辆,增长48.8%。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00.25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其中,电信业务收入96.16亿元,增长25.2%;邮政业务收入4.09亿元,增长26.6%。全市年末固定电话用户为159.56万户,比上年减少6.93万户。移动电话户数为308.11万户,增加39.63万户。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计算机互联网用户数41.21万户,增长50.6%。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财政收入341.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地方财政收入180.9亿元,增长12.4%,其中税收收入154.34亿元,增长15.2%;实现增值税、营业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21.26、67.29和18.13亿元,分别增长27.6%、17.2%和3.5%。财政支出245.86亿元,增长18.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5.36亿元,增长11%;教育支出30.05亿元,增长21.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03亿元,增长10.5%;城乡社区服务支出64.57亿元,增长2.8%。为开发园区和乡镇工业聚集区2305家企业免收行政事业性费用3.59亿元。

金融信贷增长较快。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735.31亿元,比年初增长38.2%。其中,企业存款1909.03亿元,增长45.9%;居民储蓄存款1031.81亿元,增长22.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492.53亿元,比年初增长35.9%。其中,短期贷款952.13亿元,增长24.8%;中长期贷款2454.72亿元,增长42%。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市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40.82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33亿元,增长15.9%;人寿险保费收入28.5亿元,增长4.6%。全年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14亿元,比上年下降27.7%。其中,财产险赔款与给付7.08亿元,下降5.1%;人寿险赔款与给付6.93亿元,下降41.8%。

九、教育和科技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43所,比上年增加1所,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35.21万人,增加5.19万人,在校博士生和研究生2.61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2所,增加4所,在校学生7.81万人。职业中学45所,在校学生6.66万人。普通中学256所,在校学生32.02万人,其中初中21.01万人,高中11.01万人。小学730所,在校学生33.42万人。幼儿园415所,在园幼儿4.58万人。全市专任教师数6.31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98万人,普通中学1.84万人,小学1.68万人。全年义务教育经费机制改革惠及学生52.47万人,其中市区20.34万人,农村32.13万人。

高新产业生机勃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1445亿元,其中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9家。全年完成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科研项目30项;实现专利授权2304件,比上年增长95.9%。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全市产学研战略联盟1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家;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合肥分院、安徽股权交易所挂牌,各类风险投资公司发展到20家。安科生物成为全省首家创业板上市企业。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亮点纷呈。举办“新春文化庙会”等大型文化活动,组织《庐州放歌》百场文艺下基层、“平安合肥”法制宣传进社区等专业文艺演出,涌现出《庐韵三章》、《今天是你的生日》等一批优秀庐剧和歌舞类优秀作品。全年三县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10所,农家书屋207个;数字电视整体转换43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年末全市图书馆图书藏有量371.8万册,增长20.8%。

卫生事业统筹推进。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93个(含村卫生室、科研院校和计生服务站),其中医院、卫生院22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99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59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55万张。全市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9215人、注册护士11951人。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5.2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1人。婴儿死亡率7.06‰,产妇住院分娩率99.4%,新农合参合率为97.54%。

体育事业欣欣向荣。在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中,我市共输送运动健儿41名,其中35人获得决赛资格。以备战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为重点,筹备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为契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年主办和承办了合肥市第49届新年健身走活动,第二届农民篮球赛,万人长跑赛,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明日之星棋类比赛等,直接参与活动人数达17万多。圆满完成了34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场地建设任务。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达3.1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