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3-20 合肥市统计局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年末户籍总人口491.43万人,比上年增加4.6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08.58万人,增长2.5%;非农业人口213.7万人,增长1.8%。全年出生人口50036人,出生率10.2‰,比上年下降0.4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6050人,死亡率3.3‰,下降0.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6.9‰,与上年持平。年末常住人口510万人,增加9万人。城镇化率64.1%,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58元,增长10.1%;人均消费性支出12695元,增长8%,其中居住类支出增长56.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22.1%,旅游支出增长62.5%。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065元,增长1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14元,增长0.3%。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33.47平方米,分别比上年提高0.3和0.53平方米。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全年共83.65万人领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城市低保金1.51亿元。农村低保人数11万人,发放农村低保金8850.88万元。城乡13.86万人享受医疗救助。年末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83.99万人、62.5万人、119.13万人、58.99万人和49.3万人。全市29.23万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养老保障范围,被征地农民参保率达100%;“515敬老工程”覆盖全部乡镇,发放五保供养金5635万元,集中供养率达40%。全年累计发行福利彩票4.27亿元,增长23.8%。

十二、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

生态建设全面推进。全年累计完成城市绿化投资8.56亿元,比上年增长3.79倍。完成人工造林2.9万亩,新增城市园林绿地1.11万亩,城市绿地率达40.2%,人均公园绿地12.15平方米。“清洁家园、绿化乡村”启动行政村数604个,新增庭院绿化4.59万处,道路绿化2134公里,成片造林4712亩。

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全市共有市县级环境监测站4个,环境噪声达标区31个,烟尘控制区23个;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7天,优良率86.8%;国控省控重点排污企业废水达标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超额完成GDP能耗下降4%的目标。

安全生产秩序井然。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17,比上年下降19%;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1.83,比上年下降23.1%。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93起,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5.01,下降18.5%。人民群众对我市社会治安满意率为9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幅按可比口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