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最具挑战性的一年,更是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可喜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扩内需与稳外需相结合,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谋创新与促发展相结合,抓经济与重民生相结合,在一系列政策调控措施作用下,经济运行逐渐朝着积极方向转化,企稳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呈现和谐共进的良好发展局面。 一、综合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10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69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1104.98亿元,增长22.5%;第三产业增加值888.45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5.9:50.0:44.1调整为5.2:52.6:42.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41543元(折合6082美元),比上年增加5718元。 ![]() 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生产总值 2102.12 17.3 第一产业 108.69 6.2 第二产业 1104.98 22.5 工业 840.48 24.2 建筑业 264.50 15.9 第三产业 888.45 12.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03.89 7.1 批发和零售业 190.86 16.7 住宿和餐饮业 28.55 13.6 金融业 115.89 15.6 房地产业 108.53 8.6 其他服务业 340.75 11.8 物价水平小幅下跌。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99.1%,下跌0.9%。八大类消费价格“四升四降”,食品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比上年分别上涨3%、2.6%、1.2%和0.9%;居住类、交通与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衣着类价格分别下降12.8%、2.9%、1.5%和1.1%。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1.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4.8%。 ![]() 2009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 标 价格指数(上年=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99.1 其中:食品 103.0 烟酒及用品 101.2 衣着 98.9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0.9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2.6 交通与通信 97.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8.5 居住 87.2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新增就业人数10.96万人,其中被企业(单位)吸纳就业人员8.8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4.51万人,其中被企业(单位)吸纳就业人员8.3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97万人;“零就业家庭”援助项目提供就业岗位1485个;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 二、农业 农业生产全面丰收。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78.36千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产量190.4万吨,比上年增长2%,连续6年实现丰收。其中,夏粮播种面积56.93千公顷,产量29.3万吨;秋粮播种面积218千公顷,产量158.9万吨;早稻播种面积3.43千公顷,产量2.2万吨。全年油料、棉花、蔬菜播种面积分别为134.75、18.98和48.04千公顷,其中,油料、蔬菜分别比上年增长12%和6.6%,棉花下降6.4%;产量分别为31.73、1.89和99.88万吨,增长1.1%、1.2%和8.5%。 年末全市生猪存栏111.7万头,增长6.2%;出栏肉猪224.5万头,增长7.5%;出栏家禽1.19亿只,增长13.1%;禽蛋产量12.9万吨,增长9.5%;牛奶产量6.25万吨,增长45%;肉类产量36.82万吨,增长8.6%。水产品产量12.62万吨,增长15%。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5.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5%。其中,农业产值88.31亿元,增长3.5%;林业产值4.17亿元,增长1.7%;牧业产值73.05亿元,增长9.7%;渔业产值16.33亿元,增长13.4%;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3.93亿元,下降6.4%。 ![]()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90.40 2.0 油料 31.73 1.1 其中:油菜籽 26.88 8.9 棉花 1.89 1.2 蔬菜 99.88 8.5 瓜果 35.72 10.9 肉类 36.82 8.6 其中:猪牛羊肉 19.00 7.1 奶类 6.25 45.0 其中:牛奶 6.25 45.0 蛋类 12.88 9.5 水产品 12.62 15.0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我市以“稳粮、扩菜、强畜、兴果、重加工”为发展方向,着力打造“35116”现代特色农业工程。年末市级以上“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225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43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30家;新增中国名牌产品2个,省著名商标8个。丰乐生态园、包河区大圩、肥西三岗被列为全国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 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78.6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9%。拥有农用拖拉机13.14万台,增长4.4%;农用运输车、排灌动力机械分别为1.11万辆和2.7万台,与上年基本持平。化肥施用量(折纯)19.17万吨,增长1.5%。农村用电量5.06亿千瓦时,增长18.9%。有效灌溉面积244.28千公顷,保持上年水平。全年实施40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解决1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达86.4%;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6.7亿元,新建农村公路956.6公里,全市行政村水泥(沥青)路通达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