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州和硕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走高。2008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598万元,同比增长16.55%,其中:城镇投资36380万元,占全部已完成投资的81.6%,增长17.8%;农村非农户投资4445万元,占全部的10%,同比下降7.25%。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408万元,占7.6%,同比增长54.91%。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5万元,占全部的0.8%,同比下降65%。在全部完成投资中:国有经济完成22877万元,占全部的51.3%,同比增长85.5%;集体经济240万元,占全部的0.5%,增长140%;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投资2383万元,占全部的5.4%,同比下降69.6%主;私营、个体投资19098万元,占42.8%,同比增长6.8%。2008年有投资项目64个,其中:施工项目个60个(不包括房地产开发),500万元以下项目32个,本年新开工57个,本年投产项目44个。2008年和硕县顺利完成全年投资计划。 从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看:农林牧渔业增长109.8%,其原因主要是2008年和硕县加大了农业投资力度,积极鼓励农民及种植户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品质,调动农民进行农田改造、蔬菜暖棚、农机具购置等多产业经营的投资,仅农业投资完成7589万元,增长2.4倍;制造业增长44.97%,主要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葡萄酒加工业投资1380万元,番茄酱加工业投资3603万元,石材加工业投资1050万元等;房地产业增长67.6%,2008年和硕县上马动工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完成投资5534万元,农村抗震安居工程完成投资4240万元,房地产开发业完成投资3408万元,几项因素共同作用,使房地产业增长较快;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8.5倍,原因主要是矿山环境治理和葡萄文化公园2个项目投资数额较大所致;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增长69.8%,其主要是上马了公安局办公大楼和看守所2个项目,完成投资900万元,占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投资的78.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下降30.75%,主要是沼气工程2008年投资缩减下降93.27%所致;交通运输业下降83.78%,主要是建设资金不到位所致。 五、交通、邮电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综合运输能力不断提高,综合运输业务量大幅增长。全年货物货运量135万吨车次。全县农村公路里程达770公里,县道115公里,乡道285公里,村道137公里,专用道路23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达586公里,等外路184公里,县乡通路率达100%,行政村通达率100%。全县共有运营汽车1093辆,其中客车191辆、货车902辆。 邮政业务量持续增长,全年邮政业务总量为514.8万元,比上年增长20%。电信业发展迅速,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5万门,比上年增长17%,固定电话总用户达到19325户,比上年增长7%,电信小灵通用户总量发展到3851户,比上年增长18%;移动电话总用户达到5.3万户,比上年增长33%;互联网络迅速发展,全县共有互联网络固定用户4613户,比上年增长64%。 六、贸易、旅游 2008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76.4万元,同比增长16.8%,其中:批发业58万元,同比增长9.8%;零售业5200,同比比增长16.5;住宿和餐饮业3902.4万元,同比增长10.4%;县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892.7万元,同比增长20.9%;县以下的完成3283.7万元,同比增长2.9%。 全县有个体工商户2490户(含交通运输),从业人员3568人。 2008年物价继续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8.42,增加8.4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8.45,增加8.45%。 2008年我县全年旅游总收入3649万元,招待旅游人次18.7万人次。金沙滩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和硕县芳香植物生态观光园为国家农业示范点AAA级景区、和硕县穆巴拉克风情园为自治区级三星级风情园、瑞峰庄园为自治区级二星级风情园。 七、金融、财政 金融机构存款稳定增加,贷款快速增长。全县金融机构完成各项存款余额88281万元,比年初增加17292万元,增长24.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月末余额57401万元,比年初增加6852万元,增长13.5%;完成各项贷款余额27571万元,比年初增加1621万元,增长6.2%,其中:农业贷款15129万元,比年初增加4469万元,增长41.9%。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下,全年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08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153万元,同比增长32%,其中:国税693万元,同比增长10.2%;地税4073万元,增长115.3%,非税收入986万元,减少26.6%;基金收入401万元,减少48.9%。地方财政支出31750万元,同比增长52.94%。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8年申请自治区、自治州重点科技项目11项,安排科技三项费用317万元。全县共举办科技之冬培训班377期,受训人员达1.8万余人次,发放科普资料1.6万余份。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县共有普通中小学学校14所,其中中学7所,小学7所,中小学在校生7379人;幼儿园5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4所,在园儿童1836名;全县共有教职工1013人,其中回族教职工581名,维族教职工226名,蒙族教职工206名,全县校舍总面积达11.33万平方米。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宣传事业健康发展。2008年,举办文艺演出42余场,投入资金48.8余万元,到场观众达6.2万人次,以“文明新风、构筑诚信”为主题的百日文化广场系列文化活动,更是极大的丰富了全县人民的文化生活。全县现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文化站7个;有汉、维、蒙藏书2.6万册。全县各类文化经营户共有120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全面启动,1个项目被确定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确定为国家级传承人1人,自治区级传承人1人。 共有有线电视转播台1座,无线电视发射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有线电视用户5200户,有线电视主干线长90公里。2008年全县共播出广播新闻3800条(汉、维、蒙三种语言),电视新闻1600条。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2008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86张;乡镇卫生院7个,甲级卫生室18所,覆盖率99%,儿童“四苗”接种率达99%以上。全县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98人,其中:男性52人,女性14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