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州和硕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2010-03-19 巴音郭楞州和硕县统计局

2008年,全县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2332”经济发展思路和县委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工作重点,沉着应对各种困难和考验,抢抓机遇、强化措施、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保持了经济社会良好的发展势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运行质量较好,城乡居民增收较多,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和谐和硕建设加快,总体呈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趋势。

一、   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核算,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2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6.5亿元,增长10.4%,第二产业2.42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3.08亿元,增长10%。三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0.05:20.23:29.72为54.1:20.2:25.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强势工业格局还没有形成;农业产业化综合效益还不明显,农民增收的基础依然薄弱;域内物价偏高,民间投资不活跃,带动力不强;社会保障能力弱,尚需进一步完善。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2008年和硕县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紧紧围绕特色做文章,全县农村形成了特色种植业、特色林果业、特色畜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经济效益不断增加。今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6605.73万元,可比价计算增长11.33%。其中,农业总产值85351.31万元,林业总产值4645.81万元,牧业总产值12851.5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714.72万元,可比价计算增长11.57%、7.69%、8.48%、41.62%。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9938.87万元。

2008年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40.63万亩,同比增长3.65%。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16万亩,比去年增加2.14万亩,同比增长105.94%;以棉花、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36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8.6%。粮经草比例由上年的5.18:92.7:2.12调整为今年的10.24:88.6:1.16。全县年末耕地面积43.15万亩,增加3.68万亩。粮食平均单产446公斤/亩,减产0.9公斤/亩;棉花平均单产123公斤/亩,增产1.06公斤/亩。

林果业向生态农业方向发展。2008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成活率85%,不包括水果面积)10500亩,比上年增加9075亩,增长636.84%。以红枣、香梨、杏、葡萄等为主的特色水果种植面积达11.9万亩,较上年增加0.25万亩,增长2.15%。水果总产量达21675吨,比去年下降14.56%。

畜牧业在突出抓好牲畜疫病防治工作的前提下,加快发展特色畜牧业步伐。 2008年全县各类牲畜年末存栏数22.27万头,下降4.95%;全年牲畜出栏数17.9万头,增长11.46%;能繁殖的母畜14.4万头(只),下降0.07 %;母畜比例达64.7%,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肉产量4503吨,增长12.27%;牛奶产量837吨,下降7.1%;禽蛋产量790吨,下降7.39%。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喜人。2008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43313.95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农业收入31551.57万元、林业收入367.8万元、牧业收入5065.8万元、渔业收入8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6 %、8.2%、12.2  %、8 % ;按产业结构划分,第一产业收入37066.17万元;第二产业收入1339.7万元;第三产业收入4908.0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6%、22.9%和8.5%。外出劳务收入753.6万元,增长28.8 %。实现农牧民人均收入5740.8元,比上年增加451元,增长8.5 %。

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继续改善。2008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75675千瓦,增长4.06%;大中型拖拉机765台,增加135台,小型拖拉机1540台,减少30台。农村用电量12218万千瓦小时,增长67.55%。化肥施用量(折纯)10173吨,增长24.29%。全县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3352万元,更新机井12眼,新建机井6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8万亩,平整土地9万亩,新建配套建筑物101座,新修防渗渠道27.07公里,新增高标准节水面积4.2万亩。自来水受益村数21个,占全县村委会个数的95.5%;通电话村、通电村、通汽车村数22个,占全县村委会个数的100%。农村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既提高了农牧民生产、生活质量,也为我县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基础。

乡镇企业稳步发展,2008年已达1072个企业(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6759人,实现总产值37375万元,增长0.06%,乡镇企业总收入33299万元,下降11%,利税总额2908万元,下降14%。

三、工业

2008年我县工业企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上半年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下半年产品滞销等不利因素。加强内部挖潜,强化管理,使我县的工业生产保持了稳定增长。

截止2008年12月底,我县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7032万元,同比增长26.80%;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0844.2万元,万元,同比增长27.96%。其中:国有企业现价总产值2503.2万元,同比下降7%;个体工业总产值13000万元,同比增长100%;集体企业实现产值140万元,同比增长17.8%,非公有制企业总产值35201万元,同比增长13.49%。轻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906.05万元,同比增长17.94%;重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937.7万元,同比增长36.85%。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工业产值23068.5万元,同比增长17.3%,矿产开发及石材加工业实现工业产值16456.1万元,同比增长38%。

实现销售产值70763万元,同比增长77.44%,产销率139.2%,同比增长37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7367.8万元,同比增长65%.

从2008年的工业运行来看,我县的“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开发及石材加工、制药及专项化学品制造”三大产业结构进一步巩固,农副产品加工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加工能力进一步壮大。整体特点“农副产品加工发展成为重点,矿产开发迅速发展,制药业平稳生产,其他工业有效补充”。

主要产品产量:花岗岩板才601280平方米,同比增长40.32%,中成药643吨,同比增长72.38%,化学原药10.6吨,同比增长13.98%,人造板67769立方米,同比增长4.24%,中密度纤维板59217立方米,同比下降3.5%,建筑模板6851立方米,同比增长86%,细木工板1701立方米,同比增长34%,玻璃瓶2356吨,同比下降40.94%,白酒429吨,同比增长1.18%,甲醛14600吨,同比增长16.38%,农用地膜200吨,同比持平,罐头18974吨,同比增长6.21%,其中番茄酱罐头16624吨,同比增长4.78%,辣椒酱罐头2350吨,同比增长17.5%,葡萄酒汁7600吨,同比增长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