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州和静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2003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三二四”经济发展战略,继续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实现了全年宏观调控目标。2003年和静县生产总值11.52亿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增长10.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2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2.27亿元,增长5.87%,其中:工业增加值1.74亿元,增长0.98%;建筑业增加值0.53亿元,增长27.99%;第三产业增加值4.13亿元,增长22.25%。在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4.5%、19.7%和35.8%。人均生产总值达6514元。 市场物价稳中有升。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0.2%;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3%。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077.22万元,比上年增长9.08%。 种植业稳步增长。全县种植业总产值22942.64万元,比上年增长5.22%,占农业总产值的39.5%。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粮经草比例调整到1﹕2.3﹕0.6。全县粮食种植面积6.03万亩,同比增长5.42%;棉花种植面积1.92万亩,增长368.29%;油料种植面积1.41万亩,下降33.18%;甜菜种植面积1.45万亩,下降18.99%;蔬菜种植面积3.77万亩,下降28.05%;打瓜籽种植面积2.07万亩,增长52.2%;工业辣椒种植面积1.82万亩,下降49.58%。全年粮食产量29392吨,增长4.17%,棉花产量1480吨,增长330.23%;油料产量1650吨,下降23.61%;蔬菜产量84590吨,下降0.21%。水果生产形势较好,全县水果面积4.48万亩,增长77.08%,水果产量14026吨;苹果种植面积0.51万亩;苹果产量913吨;梨种植面积0.1万亩,梨产量519吨;葡萄种植面积3.36万亩,葡萄产量12245吨;杏种植面积0.15万亩,杏产量200吨。 畜牧业持续发展。2003年畜牧业总产值31089.52万元,比上年增长11.67%,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3.53%。年末牲畜存栏头数达104.05万头(只),比上年增长6.29%,年内牲畜出栏数达67.2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9.32%;其中:牛年末存栏总头数9.72万头,比上年增长19.41%;羊年末存栏总头数82.69万只,比上年增长4.12%;猪年末存栏总头数6.7万头,比上年增长25.47%;肉类总产量2.18万吨,增长26.01%;绵羊毛产量1132吨,下降36.94%;牛奶产量4304吨,增长8.33%;禽蛋产量998吨,增长0.71%;全年水产品产量13吨。 2003年,林业生产增幅较快,全县林业总产值为2161.46万元,比上年增长51.56%,占农业总产值的3.72%。其中共完成造林面积3.18万亩,同比增长14.8%,其中:完成防护林种植面积3.1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7895亩。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8.71万千瓦,比上年下降3.2%,其中大中型拖拉机946台,比上年增加149台;小型拖拉机2362台,增加264台;化肥施用量1.34万吨,增长24.07%;农村用电量653万千瓦时,增长8.29%;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18.54万亩,下降0.4%;全县地膜覆盖面积8.87万亩,增长2.66%。 乡镇企业稳定发展。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5427万元,比上年增长15.63%;乡镇企业总产值16279万元,增长5.01%;完成营业收入17002万元,增长5.59%;上交国家税金1122万元,增长4.86%;实现利润2038万元,增长22.8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继续增长。工业总产值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工业增加值7855.91万元,比上年增长15.44%。重工业增加值5004.1万元,增长14.52%;轻工业增加值2851.81万元,增长34.55%;其中: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6158.5万元,增长15.6%。 全年工业产品增幅较大。水泥年产52.51万吨,比上年增长52.03%;暧气片生产358.99万片,增长25.52%;番茄酱年产10372吨,增长19.22%;白酒年产245千升,同比增长36.11%;啤酒年产4453千升,同比增长847.45%。产销衔接进一步好转。全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5472.9万元,比上年增长21.65%,产品销售率为91.8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大幅度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144万元,同比增长25.46%;基本建设项目16个,比上年增加3个,完成投资7066万元,增长29.96%;更新改造投资项目4个,同比增加1个,完成投资2530万元,下降8.99%;其他投资项目6个,同比增加2个,完成投资1873万元,增长73.75%;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923万元,增长60.25%,开发2.1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98万平方米;城镇和工矿区建房完成投资1089万元,增长51.25%;农村集体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663万元,增长0.6%。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莫呼查汗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防病改水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巴润哈尔莫墩镇高标准节水灌溉项目投入管网铺设,塔二项目低产田改造工程、农电改造二期工程和哈尔努尔水电站改造一期工程即将完工;无电乡通电建设阿拉沟乡、巴音郭楞乡电网以及牧区光伏太阳能工程已投入运行,巴润哈尔莫墩镇连心桥、天鹅湖景区生态旅游公路投入使用,省道206线和静—焉耆段和县道279线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林纸一体化工程年度造林任务和巴润哈尔莫墩镇葡萄基地绿色通道建设全面完成,牧区示范基地节水灌溉项目投入开工建设。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我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商业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191.3万元,比上年增长8.1%,增幅比上年加快3.1个百分点。主要特点:一是城乡差距较大,城镇市场增长明显快于农村。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248万元,增长11.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943.3万元,增长1.36%。二是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快于餐饮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628.7万元,增长9.91%;餐饮业零售额2097.7万元,增长1.53%。 个体和私营经济出现较快发展,到2003年底,全县共有个体工商户5125户,从业人员7822人,注册资金1330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2%、7%和11%;私营企业注册118户,从业人员2519人,注册资金21926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5.5%、52%和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