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新兴产业发展迅猛。船舶海工和新能源两大新兴产业高速发展,整体形势良好。船舶海工产业全年实现产值128.56亿元,增长55.2%,比规模工业快39.8个百分点,并且全年始终保持45%以上的高增幅。船舶海工产业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2.8%,拉动规模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113.76亿元,增长19.2%,比规模工业快3.8个百分点,成为我区第四个产值超百亿的特色板块。 建筑企业稳步发展。全年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施工产值420亿元,比上年增长9.8%,施工面积5537.4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991.23万平方米,分别增长8.0%和6.2%。建筑企业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全年本地建筑企业在省外完成建筑业产值172.66亿元,增长4.8%。有4家建筑企业荣登江苏建筑业综合实力30强,1家装饰企业荣获江苏建筑装饰10强称号。建筑钢结构10强企业1家,建筑外经10强企业2家。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71319万元。新获鲁班奖4个,新增一级资质企业2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51.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工业投入202.17亿元,增长15.5%。规模以上项目投资完成额220.35亿元,增长24.2%,其中,工业投入173.95亿元,增长20.4%。 投资结构继续调整。在规模以上项目投资完成额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1.88亿元、174.55亿元、43.92亿元,增长287.6%、增长20.4%和增长37.1%,占比由上年的0.3%、81.7%、18.0%,调整为0.9%、79.2%、19.9%。在工业投入中,投入量列前五位的纺织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全年共投入115.51亿元,增长23.1%,占规模以上工业投入66.4%。 民生投资显著增长。涉及民生领域的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基础设施投资34.7亿元,比上年增长55.6%。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76.8%;批发和零售业投资增长144.2 %;住宿和餐饮业投资增长92.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增长10.5倍。当年实施105个民生项目,新建农村公路1050公里,完成农村病危桥改造56座。 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5亿元,比上年下降8.0%,其中,住宅投资8.3亿元,增长10.3%。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7.36万平方米,下降43.0%。竣工面积46.57万平方米,下降1.8%。全年商品房销售额20.81亿元,增长50.6%,其中,住宅销售额18.75亿元,增长71.7%;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0.34万平方米,增长24.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5.16万平方米,增长28.5%。 五、交通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83亿元,比上年增长9.4%。 交通环境持续改善。2009年,撤除金通公路等4个收费站,开通60路公交车。建成农村公路1050公里,建成村级道路121公里,完成农村病危桥改造56座,大大方便了农民出行。年末等级公路234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4公里、一级公路87公里、二级337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1017.19万吨,增长3.3%,公路客运量695.02万人次;公路货物周转量达64754.33万吨公里。 机动车保有量迅速攀升。全区年末拥有机动车34.65万辆,其中,民用汽车4.56万辆,分别增长5.9%和33.7%。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万辆,增长34.7%。 邮电业务相对稳定。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8.88亿元,增长14.6%。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05亿元,增长26.1%;电信业务收入7.83亿元,增长13.2%。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40.98万户, 下降9.5%;移动电话用户61.15万户,增长26.5%;国际互联网用户9.25万户,增长36.5%。全年收寄国际、国内函件353.85万件,下降4.2%;国际、国内包件3.89 万件,下降26.9%;投送特快专递29.9万件,增长 25.6 %;发送各种报刊杂志 2245.86 万份,下降18.0 %;年末邮政储蓄 5672万元,增长12.7%。 六、国内贸易 扩大内需成效显著。城乡消费品零售市场有效激活,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79.81亿元,增长17.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71.13亿元,增长19.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139.95亿元,增长17.7%;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0.99亿元,增长25.6%。 消费结构提档升级。房地产市场强势回暖,商品房销售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全区全年商品房销售额20.81亿元,增长50.6%,其中,住宅销售额18.75亿元,增长71.7%;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0.34万平方米,增长24.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5.16万平方米,增长28.5%。居民消费日趋多样化,其中,汽车、家电类商品受政策推动销售快速增长,全年实现零售额9924万元和2.82亿元,分别增长42.3%和6.8%。 七、开放型经济 外贸出口渐趋稳定。全年共完成进出口总额16.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出口总额14.27亿美元,下降2.3%;进口总额2.35亿美元,增长27.1%。在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出口额10.65亿美元,下降6.5%,占全区出口总额的74.6%。 外商投资明显回落。全年新增工商注册外资4.38亿美元,增长49.1%,其中,工商注册外资超千万美元项目13个,增长44.4%。注册外资实际到帐6065万美元,下降76.5 %。新批项目51个,增长11%、增资项目24个,增长10%。 外经合作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外经合同额12397万美元,下降20.7 %;营业额19963万美元,增长19.1%;新派劳务人数810人。新办境外投资企业2家,投资总额1031万美元。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全面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5.38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4.19亿元,增长45.9%。其中,实现税收收入20.64亿元,增长41.0%;非税收收入完成3.55亿元,增长82.5%。 表3: ![]() 全年财政支出41.79亿元,增长30.2%。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9.87亿元,增长35.1%。 金融存贷高位运行。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条件下,金融机构合理增加信贷投放,切实将信贷资金投向支持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和经济结构调整等重点领域,有效提升了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97.03亿元,比年初增加120.7亿元,增长32.7%,增幅比上年末加快9.1个百分点;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54.27亿元,比年初增加63.6亿元,增长33.4%,增幅比上年末加快14.9个百分点。在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6.31亿元,增长19.6%,增幅比上年末回落8.4个百分点;企业存款余额90.83亿元,增长70.3%,增幅提高62.2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