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在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48.2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投资624.5亿元,增长25.8%,其中工业投资594.6亿元,增长27.9%;第三产业投资412.9亿元,增长27.3%。在建项目4186个,新开工建设项目3491个,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05个;竣工项目2522个,其中亿元以上竣工项目15个。 在工业投资中,制造业完成投资508.9亿元,增长34.1%,占工业投资的85.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98.4亿元,同比增长39.3%,占工业投资的16.5%。“四大千亿级”产业投资明显放量,完成投资389.5亿元,增长42.4%,占工业投资的65.6%。其中煤化工投资86.8亿元,增长54.6%;装备制造业投资173.9亿元,增长32.6%;能源工业投资78.4亿元,增长75.0%;食品工业投资50.4亿元,增长21.0%。 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全市服务业投资412.9亿元,增长27.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投资61.6亿元,增长27.5%,批发零售餐饮业投资45.7亿元,增长34.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4.1亿元,增长38.3%。房地产业、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分别增长39.2%、112.7%。 房地产开发平稳回升。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82.4亿元,增长20.1%。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251.1万平方米,增长16.4%;房屋竣工面积212.3万平方米,增长30.8%;商品房销售面积258.4万平方米,增长40.6%。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242.3万平方米,增长38.9%。房屋空置面积32.9万平方米,增长68.9%。 五、国内贸易、民营经济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7.4亿元,增长 19.1 %。其中县及县以上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46.3亿元,增长18.6%;县以下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21.1亿元,增长20.5%。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 731.9 亿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 98.7亿元,分别增长19.5 %和18.0%。在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私有经济零售额755.9亿元,增长18.6%,所占比重达到 87.1%。 各类消费品销售情况良好,汽车、文娱、家电、家具、珠宝等成为今年的消费亮点。汽车全年销量增长36.3%,书报杂志和电子出版物消费量增长23%,家电和通讯器材分别增长24.2%和31.4%,家具产品增长38.1%,金银珠宝类和化妆品类同比增幅都在30%以上。城乡集贸市场稳步发展。年末全市亿元商品交易市场达到22处。 民营经济呈现复苏态势。截止2009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到33.0万户,增长2.1%。其中民营企业2.9万户,增长9.9%;个体工商户30.1万户,增长1.4 %。从业人员达到187.3万人,增长3.9 %;注册资金486.3亿元,增长14.1%;上交税金151.2亿元,增长17.2%。 六、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旅游业 对外贸易降势趋缓。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28.9亿美元,下降9.8%,降幅比年初缩减2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6.03亿美元,下降10.7%,降幅比年初缩减9.4个百分点;进口12.83亿美元,下降8.6 %,降幅比年初缩减46.8个百分点。贸易顺差3.2亿美元。 国有企业出口28917万美元,下降13.8%;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8812万美元,下降20.6%;民营企业出口72542万美元,增长1%。一般贸易出口113466万美元,下降13.2%;加工贸易出口46792万美元,下降4%。 对亚洲出口58669 万美元,下降13.1%;对欧洲出口29198万美元,下降34.8%;对北美洲出口26364万美元,下降15.4%;对非洲出口24558万美元,下降5.6%;对南美洲出口13015 万美元,增长4 %;对大洋洲出口4384万美元,增长39%。 出口商品结构向优发展。轻纺产品出口45819 万美元,下降8.8%,机电产品出口25083万美元,下降58.2%,药品出口7293 万美元,增长14.5%;农副产品出口44166万美元,增长33.3%,工矿产品出口14823 万美元,下降8.4%。 利用外资水平有新提高。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1个,合同外资4.46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4.16亿美元,增长7.3 %。其中,中外合资企业16个,实际到帐外资7653万美元,下降24.7%;外商独资企业40个,实际到帐外资31609万美元,增长89.3%;中外合作企业5个,实际到帐外资2338万美元。 全年来我市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个,其中香港、日本、马来西亚、美国、英属维尔京等国家和地区投资大幅度增长,香港投资23702万美元,增长1倍;日本投资1070 万美元,增长0.56倍;美国投资1899万美元;马来西亚投资1600万美元;英属维尔京投资2788万美元。 全市第二产业利用外资28961万美元,占全市外资总额的69.6 %,增长36.6%;第三产业利用外资12452万美元,增长96.4%。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步伐加快。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6954万美元,完成营业额10972 万美元。外派劳务4760人次,其中对外承包劳务企业自营1404人次。全市新核准境外投资企业(机构)11家,中方协议投资金额23287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36倍。 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2009年接待国内游客2444.02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76.88亿元,同比增长20.7%。接待境外旅游者24.48万人次,增长28.3%。旅游创汇12102.86万美元,增长98.2%。全年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185.11亿元,增长22.8%。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 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公路建设投资21.94亿元,新建改建公路1034.3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354.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23.7公里。全市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1.7亿吨,比上年增长33.2%,货物周转量373.5亿吨公里,增长36.3%;公路客运量8184万人,增长6.1%,客运周转量55.2亿人公里,增长10.4%。内河航运完成货运量4196万吨,增长4.6%;货物周转量225.3亿吨公里,增长4.5%。 邮电通信业结构调整加快。年末全市市话交换机总容量56.7万门,增长10.2%;农话交换机总容量111.3万门,增长3.9%;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981万门,增加284.2万门。全市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1.3万户(包含小灵通用户),比上年减少7.3万户。其中市内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9.1万户(包含小灵通用户),减少0.5万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2.24万户,减少6.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14万户,新增67.6万户;全市互联网用户39.8万户,增加9.4万户。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6.37亿元,增长6.2%。其中电信业务量42.7亿元,增长5.9%,邮政业务量3.67亿元,增长9.8%。 八、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4.66亿元,增长12.7%。地方财政支出完成198.4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财政收支保持平衡。国税、地税实现两税收入254.7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国税收入155.4亿元,增长8.0%,地税收入99.4亿元,增长7.7%,两税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