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武夷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2010-04-03 南平市武夷山市统计局

七、对外经济

外资外贸形势较好。我市以“5.13”、‘6.18”、“9.8”贸洽会等经贸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全年实际出口4880万美元,小幅下降6.7%。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1家;批准合同外资15394万美元,增长1.4%;按可比口径完成实际利用外资8842万美元,增长5.0%;按验资报告口径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235万美元,增长16.1%。山海协作引进市外资金322200万元,增长34.4%,山海协作项目注册资本金155030万元,增长20.1%。

八、财税和金融

财税收入回升较快。全年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但增幅有所减缓。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47988万元,比上年增长10.86%,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4926万元,比上年增收4647万元,增长15.35%,税性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5.71%,比上年同期下降1.06百分点。从分月的增幅来看,1-3月为-39.6%,1-6月为-7.0%,1-9月为12.3%,各月降幅收窄(见下表)。全市财政支出75579万元,比上年增长25.2%。税收收入平稳增长,全年税务部门组织各项收入47452.36万元,比上年增收4481.45万元,增长10.43%,其中,税收收入38854.34万元,比上年增收1267.4万元,增长3.26%。在各项收入中,国税部门组织各项收入14845.36万元,下降5.1%,其中,税收收入14812.74万元,下降5.19%;地税部门组织各项收入32607万元,增长19.3%,其中,税收收入25309万元,增长8.94%。地方财政收入全年走势图如下: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29337万元,比年初增加141863万元,增长36.61%,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26116万元,比年初增加51767万元,增长69.6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6834万元,比年初增加76075万元,增长29.1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18119万元,比年初增加91994万元,增长28.21%。全年全市货币净回笼268万元,比上年少回笼现金3035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市中小学在校生24622人,比上年减少393人;全市高中、初中招生2324人,普通中学在校生10847比上年减少592人;小学招生2289人,小学在校生13775人,比上年增加199人;幼儿园在园人数5916人,比上年减少686人,入园率87.22%。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99.1%,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学生辍学率1.1%,初中年保留率99.97%,初中升普高的比率48.8%。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受惠学生2.28万人,城乡共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资金943.75万元,补助寄宿生生活费140.91万元,为中小学生免收寄宿费55.585万元。义务教育巩固率99.97%。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9.1%,中职招生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比例52.3%,教育投入资金到位率100%。“双高普九”通过省级验收,高考录取率创历史新高。本一上线人数130人,上线率8.69%,比增3.52%;本二上线人数442人,上线率29.5%,比增5.2%;本三上线人数720人,上线率48.1%,比增7.2%。万人本二上线率达到南平市第五名。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地方企事业单位(含非公企业)共有专业技术人员6261人,比上年增长0.94%,其中,高级职称341人,增长10.36%,中级职称2329人,增长2.1%。推进科技发展,我市被列为“国家传统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市)”,入选“省首批知识产权强县”, 评选出2006-2009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12项。围绕我市重点发展领域和支柱产业,继续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全市组织申报各级科技项目10个,共争取各项扶持资金130万元。全年财政科技经费投入达891万元,比上年增长40.31%,公告我市的专利数量为42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外观设计专利32项。组织开展城市科普广场、科技特派员送科技下乡服务、科教进社区、进校园等一系列科技人才活动周,共10多家单位40多位专家到活动现场开展宣传服务活动,现场咨询群众2000多人次,展出科普挂图20多套100多张,发放科普宣传资料4000多份,赠送科技书籍500多册。依托“数字武夷”,将星火远程视频会议培训系统向全市的行政村村延伸。

质量技术监督得到加强。开展“金质亮剑质监服务进企业、进社区、入乡村”活动,在每个茶叶企业悬挂“质监警示牌”,组织全市21家茶叶企业向全市发起“质量和安全”倡议书,悬挂《食品安全法》宣传条幅89条。加强景区畅通工程场内机动车辆监管。共有169家企业获准使用地理标志,对全市茶企的地理标志、QS认证、包装标识、超范围生产、定量包装、质量标准、检验检测等进行全面巡查监督管理。全市茶叶企业取得省著名商标10个、闽北知名商标39个,成功申报“正山小种”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武夷山大红袍”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体事业健康发展。全年组织开展了第六届男子篮球联赛、“李宁”杯羽毛球赛、康乐你我他市直机关趣味运动会、“武夷源”杯山地自行车爬坡赛等,相继承办了南平市羽毛球锦标赛、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全省少年儿童乒乓球锦标赛、2009年海西“武夷杯”桥牌邀请赛、福建省青少年航模大赛、华东六省一市钓鱼赛、2009全国脚斗士挑战赛、精英赛、环世界遗产地——武夷山自行车公路赛等国家、省、市赛事等系列主题活动。体育竞训工作有了新发展。在全省青少年儿童跆拳道锦标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南平市乒乓球、举重、篮球、武术、羽毛球、游泳等六项比赛,共获10个团体名次、100个单项名次(其中第一名19个、第二名22个、第三名12个)。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赴京参加展示。整治网吧、打击电子游戏机赌博活动。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600多人次,处罚了网吧13家次,处罚金额4.9万元。同时,加快新农村广播电视网络和城区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实现市区数字电视传输要求,广播电视覆盖率大大提高,全市电视覆盖率、广播覆盖率分别达97.97 %、98.06%。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市立医院新院整体迁建项目建设和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开展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和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妇幼保健工作水平显著提高,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8.49%,高危筛查率32.57%,高危专案管理率100%,高危住院分娩率100%。新生儿产前检查率96.76%,产后访视率92.77%,住院分娩率99.96%,新法接生率100%。全市共有0-3岁儿童参加系统管理,系统管理率92.19%。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5‰以内,围产儿死亡率控制在12‰以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6‰以内。加强儿童计划免疫和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儿童计划免疫“七苗”接种率在95%以上,全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南平市平均水平内。全面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市参合农民15.9030万人,参合率97.82%,比上年提高1.82%,覆盖全市115个行政村,覆盖率100%,人均住院医疗费用补偿1510.30元,受益农村居民达1052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