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武夷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4)

2010-04-03 南平市武夷山市统计局

十一、环境保护

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抓好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开展工业园区环境整治和非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厂及污水配套管网方面建设,采取各种形式,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全年共接受投诉总数118起(网络投诉28起,来电投诉63起,来信16起,来访11起),办结了118起,结案率100%。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及生态示范村工作,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60.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30%以上,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9.4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2%,绿地率达37.3%%,三项指标均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城市环境空气和水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全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影响我市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为尘类。城市噪声以社会生活噪声为主,在监测的城市道路路段中,没有噪声超过70分贝的路段。

主要河流水质状况良好。全市主要水系省控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继续保持低增长。全年户籍人口统计年末总户数64873户,户籍总人口228364人,其中,男性117428人,占51.42%;女性110936人,占48.58%;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我市常住人口为21.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52.5%。全年计生统计全市总人口230201人,出生人口2366人。出生率10.35‰,死亡人口1321人,死亡率5.78‰,全年净增人口104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57‰。政策符合率90.66%;育龄妇女70437人,占总人口30.81%,落实“四术”3557例,同比增加69例,综合节育率88.25%;当年独生子女领证率141.74%,累计领证率44.56%;全市独生子女领证户、二女结扎户法定奖励、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贡献奖励、特别扶助金兑现率100%。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38.92元,比上年增长7.8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从收入来源看,工薪收入增长5.37%,转移性收入增长33.57%,分别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3.6和6.3个百分点,是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而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最小,只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85%,增长8.47%,微幅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24个百分点,经营性收入下降5.93%。人均消费性支出11004.37元,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走势图如下:

农民人均纯收入7050.22元,比上年增长8.4%,从收入结构看,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来源,分别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4和3.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660.13元,增长7.0%。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3.14%和45.78%。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城镇和农村的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36平方米和42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7251人;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233户,3512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6656人,征收养老险金74.87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5520人,征收失业保险金300.05万元;工伤、生育保险稳步推进,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年工伤保险参保9420人,生育保险参保8705人。医保覆盖面继续扩大,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411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32963人(其中参加“新农合”21602人)。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全市共有城市低保918户2037人,累计发放低保金421.11万元。农村低保2447户5285人,累计发放低保金397.8万元,月人均补差额62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工作目标,城乡低保覆盖率达100%。全市五保对象522户545人,累计发放供养资金126.65万元,人均补助190元,切实做到了按标施保。救灾救助工作稳妥进行,全年累计下拨救灾款67.7万元,临时救助256人,发放救助金11689元;春节慰问特困对象153户,发放慰问金累计8.14万元,市慈善总会助医、助学、助困232户,发放救助金16.8万余元,有效解决了受灾群众和弱势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认真落实义务兵家属优待政策。全年累计发放城乡义务兵家庭优待金135.38万元,为465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医疗门诊费用8.37万元。及时接收安置退伍军人,全年共接收退役士兵103人,需安置的城镇退役士兵26人,转业士官7人。已安排工作2人,自谋职业31人,发放一次性自谋职业金38万元,安置率100%,妥善安置了退伍军人的生活和就业。

注:公报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