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浦城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4-02 南平市浦城县统计局

2008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对我县的一系列工作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两个先行区”建设,合力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扎实推进海西绿色腹地“北大门”建设,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稳健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经核算,2008年浦城县生产总值(GDP)49149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3%,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0个百分点,是近十年来增幅最快的年份,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921万元,比增5.72%;第二产业增加值159546万元,比增20.44%;第三产业增加值178029万元,比增17.45%。

产业结构有所调整。第二产业保持增势,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有所调减,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2.3:30.9:36.8调整为今年的31.3:32.5:36.2。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42908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6.8%。其中,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产值分别为132625万元、35400万元、45412万元和16577万元,分别增长7.0%、16.0%、0.9%和增长3.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4568万元,增长7.1%。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1208898亩,粮食播种面积639450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485041亩,烟叶种植面积3.82万亩,同比增加0.28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08607亩,同比增加3555亩;蔬菜种植面积255282亩,同比增加3056亩。粮食总产量达232046吨,增产12840吨,增长5.86%,其中水稻总产量197019吨, 增产11817吨,增长6.38%;收购烟叶10.87万担,累计增收烟叶税1536万元,同比增加372万元,增长31.96%;油料产量9178吨,下降4.21%;蔬菜产量245951吨,增产2.04%;水果产量21591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18054亩,其中,完成人工造林更新总面积18054亩,比上年增长24.13%;人工迹地更新面积20966亩,增长2.33%。全县非公有制人工造林更新面积17219亩,增长22.9%。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3.6%。商品材产量370077立方米,增长48.62%。主要林产品产量油桐籽827吨;油茶籽2867吨;板粟1314吨;竹笋干2241吨;松脂454吨。全部木材产量485677立方米,增长24.0%。

肉蛋奶总产量23997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肉类总产量16237吨,增长10.04%。其中,猪肉12400吨,增长8.97%;牛肉391吨,下降7.13%;羊肉258吨,增长14.67%;禽肉2827吨,增长6.88%。禽蛋5395吨,下降18.76%;奶类2365吨,下降13.02%。

水产品产量达13916吨,增长3.36%。其中:淡水鱼类13468吨,增长3.59%;淡水甲壳类115吨,增长4.55 %;淡水贝类272吨,增长6.25 %;其他淡水产品61吨,下降36.46%。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4.16万千瓦时,增长26.20%;全年农村用电量8121万千瓦时,下降10.53%;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9.63万亩,与上年持平。

围绕农民增收目标,落实扶持农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展开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达84家,实现产值146639万元,增长51.6%。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力度,水利“532”工程完成投资1199万元,建成村级供水工程32处,解决了2.52万人的饮水困难;修复水毁水利工程106处,除险加固水库9座,完成水土流失治理3. 1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完成投资1378万元,开发整理土地4671亩,改造中低产田11000亩,投入烟田基础设施建设4181.4万元,新建竹山机耕道232公里。实施“家庭清洁行动”,新建户用沼气池700口,建成乡村垃圾焚烧炉11个、垃圾池485个。健全农业防灾减灾体系,投入30万元开展禽流感防治。大力推进中心村镇建设,完成2个中心镇和19个试点中心村规划编制,开工建设新居389户。不断健全农村流通体系,成立了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0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4356万元,增长2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28家,新增34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315796万元,增长26.7%。据测算,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2724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1.36%,占GDP比重为25.8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6.05 %。产品销售率为93.14%。

规模以上国有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分别完成总产值551万元、70607万元、168840万元,分别增长0.11%、8.56%、18.6%。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94145万元,增长32.95%。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企业效益明显下降,128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16790万元,同比增长4.03%,其中仅实现利润7002万元,同比下降22.7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6.7。

“四大产业集群”效应显著,全年完成产值285922万元,增长33.2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54%。浦城工业园区入园企业32家,其中23家规模企业实现产值8亿元,上交税收3200万元。

全社会用电量35160.83万千瓦时,比增7.7%,其中工业用电量25039.62万千瓦时,比增7.6%。

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527万元,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总产值27185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98211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58133平方米;实现利润1199.7万元;税金总额845.3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5195万元,增长42.7%,其中,城镇投资280009万元,增长61.2%;农村投资104000万元,增长35.1%。

房地产开发投资31186万元,同比下降22.6%;商品房销售面积95540平方米,同比下降2.1%,商品房销售额19697万元。

加快“百亿”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公路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完成投资7.7亿元。浦南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成为连接“长三角”的最便捷通道之一;龙浦高速公路开工建设。205国道改造升级24公里;省道302线拓宽改造(浦城段)46.3公里,实现单幅水泥路面通车。农村公路建设完成70个建制村、333.8公里的路面硬化,全县通建制村公路硬化率达98.6%,建成农村客运站4个、候车亭217个。启动浦建龙铁路、衢宁铁路建设前期工作。电网建设创历史新高,完成投资3.94亿元,220千伏丹桂输变电工程基本建成,110千伏九秋输变改扩建工程投入运行,110千伏九牧输变电工程开始安装线路设备,完成冰灾损毁线路修复重建和城配网改造工程,技改扩建了6座35千伏输变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