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旅游组织中心”建设加快,旅游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00.49万人次,增长9.1%,实现旅游总收入55.14亿元,增长23.3%,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880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3.02万美元,分别下降6.5%和11.7%;接待内地游客1000.3万人次,旅游收入55.06亿元,分别增长9.1%和23.1%。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地方财力继续增强。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85.60亿元,增长15.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11亿元,同口径比较增长33.4%。其中税收收入24.01亿元,增长29.3%,非税收入8.11亿元,增长47.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7.48亿元,增长34.0%。对农业、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继续加大,分别增长30.8%、31.3%、29.8%、70.8%、26.6%、105.0%。 金融运行平稳,金融存贷款规模稳步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73.38亿元,比年初增加152.13亿元,增长29.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26.24亿元,比年初增加35.28亿元,增长38.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09.91亿元,比年初增加85.91亿元,增长38.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49.83亿元,比年初增加25.91亿元,增长20.9%;中长期贷款余额146.46亿元,比年初增加56.15亿元,增长61.8%。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121.93亿元,增长9.3%,现金支出1112.28亿元,增长9.5%,货币净回笼9.66亿元,下降5.9%。 保险事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全年共有保险机构22家,按业务性质分,有财产险机构11家,寿险机构11家。全年保费总收入23.33亿元,增长8.9%。其中,财产险收入5.78亿元,增长21.9%;人寿险收入17.55亿元,增长5.2%。全年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4.94亿元,减少13.2%。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3.03亿元,减少0.3%,人寿险赔付金额1.92亿元,减少27.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高等教育学校4所,中等专业学校(不含技工校)29所,普通中学217所,小学282所,小学教学点869个。普通高校研究生招生332人,在校904人,毕业249人;本专科招生1.21万人,在校3.98万人,毕业1.03万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3.61万人,在校学生8.95万人,毕业2.08万人。普通中学招生9.86万人,在校28.24万人,毕业8.90万人。小学招生6.37万人,在校38.80万人,毕业7.3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招生242人,在校1901人,专任教师88人。全市各类学校有专任教师33935人,其中高校专任教师1936人,中等专业学校专任教师254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4158人,小学专任教师15264人,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88人。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0.1%,高中毕业生升学率58.6%。全市27588人参加普通高考(含职高),本科上线人数9868人,上线率35.8%。全市16488人参加成人高考,录取人数7745人。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获得省级创新产品2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成重大科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8项,组织实施节能科技项目5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395项,获专利申请授权151项,其中发明9项。技术市场交易活跃,全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28项,技术交易额33906万元。年末市级以上科技型和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6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有国家二级博物馆1个,文化馆8个,艺术表演团体4个。公共图书馆7个,藏书91.43万册。国家级文物保护区5个,省级文物保护区26个,市级文物保护区70个。有线电视用户36.71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4.18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05%,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50%。在全省率先建成和开播无线地面数字电视。 医疗服务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卫生机构95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7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8个。卫生机构病床数12152张。卫生技术人员1145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141人,注册护士3125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77.36万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支出34791万元。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样。全市举办市、县、乡级运动会共281次,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6.44万人。体育场馆1419个。参加国家和省组织的体育比赛,共获得金牌41枚、银牌41枚、铜牌53枚。泸州体育健儿邹凯再续辉煌,在第十一届全运会和第四十一届体操世锦赛上获得优异成绩。成功举办全国女子排球联赛四川队主场比赛和四川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建成区面积71.88平方公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工作有序开展。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8.2%。 全年主城区环境空气达二级以上优良质量天数达到346天。占总有效监测天数的94.8%;降水酸雨频率为71.0%,降水的pH平均值为4.44。市内长江、沱江、永宁河、赤水河等主要河流的水环境质量基本稳定,14个监测断面中有10个断面达到了Ⅱ类水质标准,有2个断面达到了Ⅲ类水质标准,有两个断面为Ⅳ类水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夜等效声级值为55.5分贝,较去年降低0.7分贝;全市交通干线噪声等效声级值为68.8分贝,较去年降低1.0分贝,达到了国家70分贝标准的要求,城区声环境质量较去年有所好转。 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2009年末,全市自然保护区8个,面积11.35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2.87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3.65万公顷。年末森林面积达59.5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8.6%。 安全生产成效显著。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年”活动的各项工作要求,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扎实有效,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进一步改善,全民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实现了全面下降。全年发生各类伤亡事故606起,死亡219人,分别下降18.9%、12.4%。全年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37人,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6.48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5.65人,煤矿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4.2人,四项指标分别下降27.5%、14.7%、27.6%、1.6%。全年发生较大事故4起,未发生重大以上安全事故。 十二、行政区划和人口 行政区划。年末全市有85个镇,43个乡,其中民族乡8个,街道办事处14个,村委会1472个,社区居委会229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