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鹿城区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区属城市信用社年末存款余款14.85亿元,比上年减少2.3%。全年贷款累计发放数28.38亿元,比上年减少17.74%,年末贷款余额8.59亿元,比上年减少4.9%,实现利润3720万元。 社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1997年末,全区参保人数31500人,%,其中全民,大集体参保人数4396人,比上年增加96人;区街、乡镇企业参保人数24704人,比上年增加8284人;个体户参保人数2400人,比上年减少100人。全年征缴社会保险基金2947万元,36633比上年增收703.43万元,其中职工养老保险基金2736万元,比上年增收634.36万元,失业保险基金159万元,比上年增收58.4万元;工伤保险基金52万元,比上年增收10.67万元。支付2019名退休人员退休金834万元,比上年增加223.45万元。全年接受失业职工登记1637人,发放失业救济金180万元,分别比上年减少85人、33.88万元。 七、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 “97亮丽工程”暨文明景观建设成效显著。共投入资金1664万元。府前街、胜利路和小南路霓虹灯夜景装饰已初具规模,形成特色。今年春季城市绿化共种植花3.97成株(丛),投入资金70.25万元。多方筹集资金翻建了水泥路21条、10985平方米,摊铺修补沥青道路23条、12348平方米,铺设人行道彩砖3400平方米,改区管道路下水道865米。 大街小巷卫生面貌逐渐改善。全区主干道、次干道和一般街巷平均清洁度分别由去年93.4%、91.2%、87%提高到94.4%、91.8%、92.4%。 清除城郊结合处垃圾死角164处,清运垃圾25782吨,新增垃圾坞(果壳箱)775个。 加强城管执法,严肃查处违章行为。拆除影响市容观瞻的违章广告5480平方,清除乱张帖乱涂写561处,取缔违章摊点1850个。 在巩固无鼠害先进城区的基础上,今年通过省级灭蟑达标验收,为温州市获得无蟑害先进城市作出了贡献。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强。全年共对302家企业进行“环评”其中“三产”(主要是餐饮娱乐业)企业19家,提出不同的环境治理要求,其中有7家餐饮企业配套了油烟净化装置,有效地控制了油烟的污染。确定全区重点污染源企业238家,要求在1-3年内全部达标排放。全年限期治理的30家电镀企业,有27家企业已如期完成治理任务。实际投入环保资金达341万元,其中环保贷款支持资金74万元,年处理废水9.75万吨,有效地减轻了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对2家未如期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责令其停产。 强化环保执法监督,对70家企业实施限期治理超标准排放污染物。对13家未批先建的企业进行处罚,罚金9.3万元,其中4家不符合规定的企业责令停产关闭。有力地防止了环境污染,为人类创造适宜生活和工作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八、科技和教育 1997年,我区科技工作围绕经济建设,做好服务工作,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已组织6家企业申报省区外高新技术企业的评审,其中浙江真空包装机械总厂已获得认定。全区已有3家企业获得浙江省区外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全区申报各级新产品13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21项、市级4项、区级110项,上报九八年度国家、省级计划共10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8项。获科技进步奖22项,其中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区级科技奖15项。全年投入科技发展资金570万元,比上年增长3.26%。充分发挥科技信息中心的作用,为200多家企业(人次)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工作,提供了101条产品开发信息,推动企业的产品开发工作。 专利工作走在全市的前茅。积极为企业申请专利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全年安排了约100万元科技资金,支持申请专利。97年全区已取得专利授权236项,比上年增加59项。 教育事业取得新的进展。继续加强“两基”工作力度,努力向“四高二化”目标迈进。全区投入教育经费9129.8万元,其中财政拔款4258万元。全区教育基建项目共完成15845平方米,其中优良工程为9545平方米,占总完成面积的60%。广场路小学世纪楼、桥儿头小学综合楼等4所小学新建工程已完成并投入使用。江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功能设置、装璜和产权等工作已完成,三所幼儿园都已进入施工前的准备阶段。为迎接省普及实验教学情况验收,区教委配合各校进行了实验室、仪器室的修建、装修工作。 全区7915名学龄儿童入学,小学生入学率达100%,毕业7423人,毕业率为100%,初中巩固率99.2%,毕业率99.42%。小学在校流生率降至0.002%,中学在校生流生率降至0.75%。 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继续稳步发展,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工作又见成效。全区5个乡(镇)共开办了9个扫盲班,参加学习人数143人,经区验收脱盲127人,共举办巩固提高班17个,得到巩固提高人数307人。脱盲巩固率为96.06%。农村青壮年非盲率从去年的97.36%提高到97.82%,全区(含城市17个街道)青壮年非盲率从去年的98.62%提高到98.79%。至年末,区属中学6所,小学60所,幼儿园158所,其中社会力量办的幼儿园130所。 教师的教研工作取得新成绩。在参加省、市各项竞赛中,获省级二等奖2名,省级三等奖2名,市级一等奖21名,市级二等奖22名,市级三等奖26名。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1997年,我区的文化工作,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突出了香港回归、十五大召开两件大事,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扎实工作,成效显著。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和群众的文艺创作积极性,以歌舞等多种形式表现的文艺作品,在参加国家、省、市的汇演比赛获奖,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市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我区编排戏剧小品《苍蝇问题》,荣获全国第七届群星奖小品比赛铜奖。反映喜庆香港回归作品《万众一心》荣获香港中华总商会主办的“普天同庆迎回归”摄影比赛入选奖,并受邀请赴香港领奖。 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全区有歌舞厅43家;大中型卡拉OK31家,综合性游乐场8家,音乐茶座48家,电子游戏室185家,桌台球94家,书店(摊)168家,录像放映162家,音像出租102家,音带零售78家,民间业余剧团8支。通过专项治理,初步达到优化调整经营主体,克服“小、低、散、滥”现象。 文化市场管理以专项治理与加大日常稽查力度并举。“扫黄”、“打非”出动了2000多人次,处理违章文化经营活动110起,查获非版CD片741张,VCD1万余张,光盘119片,书刊2665册,电脑磁卡3103片,游戏机明禁线路板67张。取缔播放出租淫秽音像制品单位3家,罚没款60250元。严厉打击违法出版物和其他明禁出版物的经营单位,净化了文化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