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建筑业施工产值153亿元、施工面积11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90万平方米, 同比分别增长20.4%、20.5%和16%。全区建筑企业资质等级进一步提高。2009年新发展一级资质企业4家,二级资质企业11家,目前共拥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272家(含市政企业),其中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17家,二级资质企业61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增加。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突破500亿元,达到了520亿元,比上年净增近100亿元,同比增长23.7%,增幅提升10.2个百分点。其中:全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21亿元,同比增长26.6%,提升9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76.4亿元,同比增长24.8%,提升14.3个百分点;农村非农户投资122.6亿元,同比增长16%,提升9.8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亿元,比上年下降21.1%;第二产业投资3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工业投入3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第三产业投资197.3亿元,比上年增长47.5%。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上年的0.9:67.3:31.8调整为0.6:61.5:37.9。 城市化功能进一步提升。一是全区公路交通建设快速推进。国道104双龙街至土桥段拓宽改造工程启动,全长33.7公里,总投资12.44亿元。双龙街至天元路高架桥改造段除局部地铁影响外,均已进入桥面铺设,高庙至土桥段拓宽改造段正在进行路基施工。宁杭高速公路上坊互通进出口连接线工程,全长4.5公里,采用一级城市次干路标准建设,总投资约2亿元,已建成通车。宁铜公路拓宽改造工程全长8.57公里,一级公路标准,总投资约1.7亿元,正在进行路基施工。积极协调服务省市在我区建设的重点交通项目地铁一号线南延、京沪高铁、宁杭城际铁路、宁芜铁路、绕越高速公路、243省道等工程项目。二是进一步提升城区基础设施配套功能。积极实施河定桥、外港河、杨家圩、凤凰港、府前路等连片开发,加快”城中村“改造,累计完成旧城改造拆迁41万平方米,文靖路、同厦路城市道路改造全线通车。三是新城建设步伐加快。汤山新城围绕建设世界一流温泉城目标,建成了三横三纵道路网络,拉开了18.14平方公里启动区框架建设;滨江新城”一园三区“格局基本形成,中心产业区、港口物流区、滨江新城区联动发展;禄口新城以机场二期建设为机遇,高起点实施禄口地区规划编制。 五、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2009年进一步优化调整公交线网,新辟和调整公交线路14条,新增公交车辆158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6.7%和58.0%。全区全社会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货运量1785万吨,货运周转量106364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下降1.9%和38.0%;全年完成客运量290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64113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8.4%和下降2.2%。 旅游业蓬勃发展。2009年通过成功举办2009首届江宁”春牛首文化旅游节“ 、第二届田园文化节暨第八届横溪西瓜节活动和首届南京汤山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暨世界温泉城市论坛等盛况空前三大旅游节庆活动,极大提升了江宁旅游经济发展。2009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4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5.6%;实现旅游总收入2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倍。2009年又新创建了3家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持续较快发展。2009年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7.1亿元,同比增长22.2%。在各行业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8.9亿元,同比增长43.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35.4亿元,同比增长19.2%;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88亿元,同比增长14.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1.8亿元,同比增长35.8%。全年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64.4亿元,增长21.5%;限额以下企业消费品零售额102.7亿元,增长22.7%。 外向型经济克难求进。2009年,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区外向型经济继续克难求进,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2009年全区新批注册外商投资企业79个,其中千万美元以上项目65个,注册协议外资13.6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实际到帐注册外资6.1亿美元,同比增长0.8%;出口创汇24.1亿美元,同比下降19.6%。”走出去“步伐也不断加快。2009年全区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同额7.46亿美元,同比增长12.4%;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营业额7.5亿美元,同比增长16.6%。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又上新台阶。2009年,全区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63.7亿元,同比增长25.1%;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20.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目标105.6%,同比增长25.5%;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1.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目标111.9%,同比增长30.1%。全区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达到65.8亿元,同比增长28.5%,政府性基金支出29.37亿元,同比增长22%;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6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收支继续保持平衡。 金融稳健运行。2009年底,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14.0亿元,比年初增加219.9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数增加近96.4亿元。其中企业存款306.3亿元,比年初增加93.4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数增加52.8亿元。居民储蓄余额261.5亿元,比年初增加61.4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数增加23.3亿元;全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71亿元,比年初增加149.2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数增加96.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79.62亿元,比年初增加48.6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数增加22.9亿元;中长期贷款287.3亿元,比年初增加99.3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数增加67.6亿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继续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全区科技事业围绕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推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成效显著。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2009年,我区按照”调高、调轻、调优“的原则,重点围绕电子信息、电力设备、新能源、软件研发、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等主导产业,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截止10月份新认定20家,累计达到87家高新技术企业,名列全市各区县第一,全省前列。新增软件企业20家,累计达到182家(其中双软企业58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2009年全区共组织实施区级科技计划项目84项,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级计划项目57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0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3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4项。知识产权工作以提升专利申请为抓手,又上新台阶。2009年全区完成专利申请量2736件,其中发明专利701件,分别比上年增长50%、34%。授权量114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50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3倍、1.08倍。全区研发机构建设成果斐然。全年新增省级研发中心14家、市级研发中心18家、区级研发中心11家。研发机构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目前全区科技型企业自建和共建经认定的企业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累计达109家、建设博士后工作站及分站13家,院士工作站8家,直接从事研发人员达1.6万人,比上年增加2千人。加快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成效显著。区创业服务中心以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为依托,以科学园、开发区孵化基地为支撑,围绕电力自动化、软件研发、生物医药等领域,积极开展招商引智,服务和促进高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该中心共累计引进入驻企业218家,其中在孵企业123家,孵化毕业企业93家。该中心被认定为江苏省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南京市首批大学生创业基地,并向科技部申报国家级基地。全区新认定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家、科技示范村9家,建成”十村千盏“节能工程示范社区2家、农村科技超市3家。依托各示范载体,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50个、实用新技术12项、农业科技成果22项,农业科技示范辐射范围不断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