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4-01 南京市江宁区统计局

南京市江宁区统计局

2010年3月20日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面对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共克时艰,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区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较好完成了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和任务。

一、综 合

全区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并经上级评估,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了50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0%,比全市平均增速高6.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30.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312.8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160.4亿元,增长20.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突破5万元,达到54828元,折合美元达到8030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也突破5万元,达到50954元,折合美元达到7463美元,标志着江宁经济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8:62.9:30.3调整到6.0:62.1:31.9。

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一是开发园区经济占全区经济比重继续上升。2009年开发园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投入分别占全区总量的46.4%、53.9%、64.2%,分别比上年增加0.5个、5.8个和1.1个百分点。其辐射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二是街道经济实力也不断提升。2009年全区9个街道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平均为42189万元,比上年增加6314万元。全区有7个街道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过亿元。江宁经济开发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32.2亿元,东山街道达到8.8亿元,分别居开发园区和街道之首。

就业和再就业继续实现城乡全统筹。全区新增就业岗位25706个,推荐城镇人员就业13820人,实现再就业人数2408人,援助困难人员就业49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3299人,吸纳苏北农村劳动力1744人,培育自主创业348人,带动就业2859人。为4400名困难人员发放社会保险补贴1341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下。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43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农业产值25.8亿元,同比增长11.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较高生产水平。水稻亩产569公斤,油菜籽亩产146公斤,都与上年水平相当。全区粮食总产达23.0万吨,油料总产量2.87万吨,蔬菜总产量49.8万吨,瓜果产量13.95万吨。

高效设施农业有新的突破。2009年全区全区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5万亩,累计达到17.5万亩;新增设施栽培2万亩,累计达到9.12万亩。已形成了环汤铜路的设施农业发展带,新增规模列全省之首。2009年全区建设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25个、有机食品3个。

林业、畜牧和水产平稳增长。全年林业产值达到3486万元,同比增长5.8%,全区完成成片造林面积1.31千公顷。牧业产值实现7.1亿元,同比下降11.2%;渔业产值实现10.亿元,同比增长3.5%。全区多数畜产品比上年略有下降,但仍维持了较高的生产水平。生猪饲养量25.0万头,比上年减少1.1万头;家禽饲养量461万只,比上年减少50万只;猪牛羊肉总产量3.7万吨,比上年增长2.7%;禽蛋产量、牛奶产量分别为2.6万吨和4.7万吨,都与上年基本持平。积极加快畜禽规模养殖工程进程。全区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3.5%,比上年提高9.5个百分点。其中生猪60%,提高5个百分点;肉禽75%,提高4.2个百分点;蛋禽81.1%,提高20.1个百分点;奶牛95.1%,提高2.6个百分点。全区渔业生产继续以高效渔业为主。全年水产养殖面积达到8.5千公顷,其中特种养殖6.8千公顷,基本维持上年的水平。全年水产品总产5.1万吨,比上年减少0.1万吨。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1.13万吨,比上年增加0.1万吨。

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2009年继续加快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区新增农机专业合作社3家,发放跨区作业证60个,完成跨区作业收入2500多万元。全区完成机播面积22.23千公顷,同比增长38.41%;完成机收面积34.39千公顷,同比增长2.6%;机电灌溉和机械植保分别达到了38.9千公顷和50.6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6.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73%;拥有大型拖拉机525台,净增171台;拥有联合收割机251台,比上年增加11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1.0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79%。全区大力推进水利建设,超额完成河道、塘坝清淤工作。全区以清淤为主的冬春水利工程共清淤77条河道,84个村的1187面河塘,完成市下达的全年土方任务1200万方。在此基础上, 3月、4月突击对主干道及集镇周边河塘进行集中疏浚整治,完成了22条河道、250面河塘的清淤。全年共完成禄口街道溧塘、横溪街道鸡笼、江宁街道南山湖、汤山街道汤水河和驻驾山5个小流域治理项目,治理面积51平方公里。全年共完成水利土石方1211万方,比上年增长1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逐步向好。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市考核评价口径,下同)完成总产值93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3%;实现增加值232.0亿元,现价同比增长19.4%。其中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7.9亿元,同比下降3.2%;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4.5亿元,同比增长28.8%;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增加值0.4亿元,同比增长57.6%;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增加值40.2亿元,同比增长12.5%;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3.6亿元,同比增长4.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20.4亿元,同比下降11.8%;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95.1亿元,同比增长36.0%;私营企业完成增加值58.3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他企业完成增加值1.7亿元,同比增长3.4倍。

工业经济效益增速有所放缓。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达到887.7亿元,同比增长18.6%;实现工业利税总额达到83.9亿元,增长12.2%;实现工业利润52.8亿元,增长2.8%。企业亏损面为20%,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了13.3亿元。

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继续提升。全区汽车产业产值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6倍,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15%;电子信息产业产值127.8亿元,下降19.3%,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13.7%;电力设备制造业产值29.6亿元,下降5.8%;新能源制造业产值55.4亿元,增长34.7%;新材料制造业产值7.3亿元,增长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