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01 上海市奉贤区统计局

建筑业

加强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检查,提高建筑行业管理水平。2007年发生安全死亡人数2人,同比减少9人。在全市率先推行民工工资保障管理制度,至2007年底已办理民工工资保障金的工程项目294个,涉及合同造价3个多亿元,存储保障金5453万元。

在宏观调控下建筑业有序发展。建筑业全年完成增加值11.79亿元,同比增长4.0%。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3.92亿元,同比下降0.9%;竣工产值49.52亿元,同比下降8.6%。年内完成房屋施工面积为521.8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2%,竣工面积为234.1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1%。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达17.84万元,同比增长4.3%。

金融业

金融业健康发展。2007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1.06 亿元,同比增长27.3 %,高于全区8.4 个百分点。全区有银行机构9家,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367.98亿元,年内新增存款11.25亿元,比年初增长3.3%。贷款余额314.18亿元,年内新增贷款48.50亿元,比年初增长18.3 %,其中中长期贷款220.75亿元,比年初增长31.1%,占贷款总额的70.3%,比上年提高6.9个百分点;个人消费贷款余额61.92亿元,比年初增长17.0%,占贷款总额的19.7%。资本市场在改革和规范中稳步发展。

居民储蓄流向金融资本市场。至2007年末,居民储蓄存款210.92亿元,比年初下降2.6%。其中定期储蓄143.72亿元,比年初下降11.6%。2007年我区证券交易总额859.56亿元,比上年增长5.9倍,其中A股成交819.34亿元,比上年增长6.3倍。

国内商业

在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商家规模化经营、高档次服务、新方式营销及“假日经济”等因素的刺激下,2007年我区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全年实现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为26.70亿元,同比增长25.6%。完成商业销售总额376.59亿元,同比增长32.0%;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75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3.24亿元,同比增长18.7%。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的商品消费比重超过吃的商品。吃穿用烧的比例为38.7:17.4:41.4:2.9。集市贸易成交额为12.52亿元,同比增长30.6%。

餐饮业成为我区消费增长之一。2007年,我区抓住大力发展农业旅游、海湾“碧海金沙”旅游的契机,带动我区餐饮市场的快速发展。全年完成营业额29.04亿元,同比增长17.1%。尤其是奉浦餐饮娱乐一条街享有盛誉,大小50多家餐饮店,吸引着不少市内外的美食客。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继续依托地方经济,融入地方发展,坚持、弘扬、传承上海邮政“用心、优质、满意”的服务作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幅提高。我区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1亿元,同比增长6.8%。全年收寄函件892万件,同比增长88.7%;包件10.8万件,同比增长9.1%;国内国际特快专递28.1万件,同比增长13.3%;汇票35.5万件,同比增长15.3%;全年订销各类报刊2088.20万件,同比增长5.5%。全年投送各类邮件1918.8万件,同比增长48.8%;投送各类报刊1908.5万件,同比增长8.9%。

以服务业为主体的新的经济形态正在慢慢崛起,现代物流发展迅速。至2007年底,我区物流企业24家,其中:年内新增16家。至年底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3亿元,比上年增长59.1%;实现主营业务利润0.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倍。其中主营业务排名榜首的上海中外运化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2007年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亿元,主营业务利润0.14亿元,分别占总量的80.8%和36.8%。

房地产业

房地产市场在调整中保持基本稳定。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12.35亿元,同比增长5.8%。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6.94亿元,同比下降8.6%。房屋施工面积322.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0%;房屋竣工面积84.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8%,房屋销售面积100.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1.67万平方米;住宅销售面积94.61万平方米。商品房空置面积32.1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6%,其中住宅房空置面积为25.7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8%。全年成交过户面积79.4万平方米,成交数量7363套,同比分别增长32.4%和52.8%。

三、改革开放

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结构调整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在全区75.19亿元税收中,非公经济比重占了91.7%。其中私营企业上交的税收为43.31亿元,同比增长14.3%,占全区税收的比重达57.6%;外商投资企业上交税收12.32亿元,同比增长31.1%,占全区税收的比重16.4%,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港澳台投资企业上交税收3.70亿元,同比下降9.7%,占全区税收比重为4.9%,比上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发展势头较好,规模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实现产值754.56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的92.8%。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规模工业企业和私营规模工业企业分别完成产值414.3亿元和277.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9.0%和33.5%。二者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为85.1%,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私营商业企业占消费品零售市场近半壁江山。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3.24亿元中,非公经济零售额达117.44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82.0%。其中私营经济零售额达66.68亿元,占全区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46.5%。

稳妥推进企业改制工作。2007年度,共启动企业改制50家,完成企业改制29家,其中:关注度较高的建工集团及畜牧水产总公司等2家集团公司的改制工作已全部结束。至2007年底,经体改办、国资委审批和各主管部门上报的区属改制企业共432家,已完成改制 344家,改制完成率达79.6%。

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至年末我区已有5415户城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共10.54万人(包括离退休人数31130人),其中城镇机关、企事业单位有3916家,有6.41万在职人员参加基本社会养老保险,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共3556人参加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其他单位参保人数为6632人。不断深化医保制度,全区有7.41万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有7.17万人参加城镇失业保险;有7.02万人参加城镇工伤保险;参加职工生育保险人数为7.02万人。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至年末,全区外来从业人员参保人数 97960人,同比增长17.5%,完成年初计划的124.8%。

2007年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保险。至年末,我区参加小城镇社会保险单位2110户,在职人数2.67万人,参加小城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有2.53万人(不包括退休人员);参加失业保险的有3.49万人(在职人数3.55万人)。按月领取养老金人数4.82万人;按月领取生活补贴的有2.08万人。征地预缴人员累计15.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