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卫 生 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合理,卫生队伍素质不断优化。 至2007年末,全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7所,其中公立医疗机构35所、民营医疗机构4所、内设医疗机构11所、个体诊所7所。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3004人,其中执业医师1135人,执业助理医师192人,注册护士1036人;实有病床4450张。医疗业务量明显增长,各级医疗机构共完成诊疗人数总量260.68万人次,同比增长11.3%;收治入院人数6.64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区级医院住院手术13452人次,同比增长17.7%。 资金筹集能力加强,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实际筹资总额为6251万元,同比增长19.7%。其中区级大病统筹基金1688万元,占27.0 %。人均筹集合作医疗资金350元,同比增加60元。全区镇、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实际参保141276人,应保尽保率为99.1%,达到了市政府规定的98%的目标,另有93356名镇保和少儿人员参加合作医疗门急诊医疗保险。 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2007年我区外来常住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率99.5 %,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全年流动人口住院分娩数为3979人。流动人口孕产妇特约分娩点(齐贤卫生院)的建设推进,通过卫生资源纵向整合,实施管理、技术双支援计划,提高妇产科工作质量。 积极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实事项目,切实为民办好事。2007年我区卫生系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良好, 离休干部结对服务率98.6%;重残人员结对服务率为98.4%;为80岁以上老人提供医疗咨询、上门服务5.77万人次;减免口腔病防治费用的学生数40125人;完成贫困患者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254例。 体 育 加快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步伐。至年底已建成健身苑点439个,年内新建82个;社区公共运动场13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7个。全区体育场地面积已达108.184万m?,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1 m?。 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广泛。2007年我区的体育群体活动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整合、发挥全社会力量,形成全民健身、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至年底,区级活动和赛事将达60多次,镇、村级活动将达200多次,参与活动人次共18万多,体育锻炼人次有7000万之多。全民健身意识增强,每天来体育中心健身的市民超过5000人次,游泳池开放季节,超过6000人次。 业余训练不断发展,重点项目有所突破,农运会成绩喜人。2007年我区重点项目射击和射箭在全国和市级各类比赛中,共获得28金18银22铜的好成绩。在第六届农运会中,我区运动员严格遵守赛风赛纪,获得6枚金牌、2枚银牌、21枚铜牌。 社会福利与救助 做好城乡低保家庭救助工作。至年末,全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827人,发放救助资金1883万元,人均获得救助金3232元,同比增长15.9%。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550人,发放救助资金573万元,人均获得救助金1135元,同比增长8.3%。城乡低保、低收入对象大病、重病医疗救助工作加强。2007年共实行了医疗救助1470人次,发放救助资金627万元。 老年福利设施建设不断推进。至年末,全区共有养老机构26家,拥有床位2915张。新建成1家社区标准化日间照料服务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也不断完善。至2007年底共有居家养老服务社14家,服务人员695人,累计完成服务对象2800人。 其他各类慈善事业不断推进。至2007年底全区共有12家慈善爱心超市,年内共发放3000张慈善医疗问诊卡,涉及资金15万元。另外加大了对城市流浪乞讨的救助管理,全年共救助222人次。 七、人民生活 人 口 2007年末,全区户籍总户数20.94万户,户籍总人口为51.56万人,比上年增加23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51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61.1%,比上年增加7036人。出生人口3417人,出生率6.64‰,死亡人口为3463人,死亡率6.7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0.09‰。户籍人口人均期望寿命80.80岁,比上年延长了0.51岁。其中:男性78.26岁,与上年持平;女性83.19岁,比上年延长了1.28岁。 至2007年末,我区常住人口77.88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26.25万人。现有外来流动人口36.9万人,出生人口4988人。 不断完善外来人口管理体系,让”新村民“分享更多的优质服务。至2007年底,共有13个镇级综合服务站、290个村、居委会人口和家庭计划指导室设立”新村民“服务点,共有3500名外来人员享受到免费技术服务,3万名外来妇女接受了一条龙服务。 机关事业编制队伍不断壮大优化。2007年新录用公务员31名(应届毕业生13人、社会在职人员1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9人、本科生22人。事业单位招考、聘用240人(教育、卫生除外),大专以上学历占90%。(其余主要是安置退伍兵、转业士官、随军家属)。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33人,其中:高级职称24名,中级及以下职称9人。共办理人才居住证1465名,其中主证1008名,随员证457名。 就 业 开展多种活动促进就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2007年全区新增就业岗位3.85万个。积极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社区“活动,全年举办12场招聘会,提供工种达855个,应聘人数为2272人,其中意向录用人数为923人。认定双困人员344人,安置率达到100%。至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288人,同比减少8.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 鼓励就业困难群体自主创业,开办小型劳动组织。至年末全区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 1462家,从业人数5695人。年内认定开业贷款担保71家,发放贷款金额290万元。创业培训班取得成功,全年培训学员534人,实际创业364人,占学员总数的68.2%。 居民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呈上升趋势。全区城镇从业人员的平均劳动报酬31189元,同比增长9.3%;职工平均工资为28019元,同比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28元,同比增长10.1%(根据城镇住户调查)。据70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560元,同比增长11.3%。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为7120元,占其全年可支配收入总额的74.5%,同比增长15.5%,增幅创近5年之最。 居 住 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2.42平方米,农村家庭人均居住面积77.03平方米(据城镇和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取得)。整合资源,推进旧住房综合改造工作。2007年共实施旧住房综合改造面积为98.23万平方米,改造建筑共470幢,得益居民12901户,其中平改坡、综合整治工程以及非成套工程分别落实68.02万平方米、28.94万平方米和1.27万平方米。房屋拆迁清查工作不断推进。全年拆迁房屋总面积为5.6万平方米,拆迁总户数为263户。加大对住宅配套建设的投入。2007年全年征收住宅建设配套费2638万元,安排配套项目2个。廉租住房受益面不断扩大,今年我区受理申请廉租住房家庭268户,已享受租金配租家庭258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