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利润总额21.2亿元,比上年降低15.1亿元;利税总额44.4亿元,比上年下降17.8亿元。 产销衔接形势好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695.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低于工业总产值增长幅度0.3个百分点,产销率为105.5%,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 建筑业实现生产、效益同步增长。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完成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4%。137户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签订工程合同额125.5亿元,比上年增长63%;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8亿元,增长72.7%;实际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817万平方米,增长38.7%,其中新开工面积601.8万平方米,增长47%;房屋竣工面积337.6万平方米,增长10.7%。全员劳动生产率11.8万元/人,下降11.3%。上缴税金4.42亿元,增长68.7%;实现利润1.14亿元,增长20%。 房地产开发业快速发展。全年开工的房地产企业开发楼盘由上年的65个增加到98个,房地产开发投资59.2亿元,比上年增长37.2%。其中,商品住宅投资45.8亿元,增长32%。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626.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4.9%;竣工面积135.9万平方米,增长18.4%;销售面积210.1万平方米,增长52.4%;销售额39.3亿元,增长38.1%。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144.6万平方米,增长63%。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全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0.4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07.4亿元,增长35.2%;农村投资完成73亿元,增长40.4%。 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94.4亿元,比上年增长72.9%;集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下降4.5%;股份合作经济固定资产投资0.5亿元,下降45%;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固定资产投资92.2亿元,下降8.3%;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投资16.9亿元,增长1.8%;私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219.7亿元,增长59.5%;港澳台商固定资产投资0.9亿元,下降30.8%;外商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增长2.2倍;城乡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31.2亿元,增长27.3%;其他内资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增长1.3倍。 按投资种类划分:建设项目投资399.3亿元,比上年增长37.4%;房地产开发投资59.2亿元,增长37.2%;农村农户投资21.9亿元,增长11.9%。 按投资的重点行业划分:用于农林牧渔及水利管理业的固定资产投资18.1亿元,比上年增长86.6%;用于工业、建筑业的投资307.5亿元,增长33.8%;用于交通、运输、邮电业的投资14.1亿元,增长1.1倍。 全年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352.4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3.4%。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到2009年末,全市有高速公路282.3公里,普通公路13450.7公里。2009年全年共完成普通公路固定资产投资7.59亿元。全市通油路行政村1349个,完成了省交通厅确定的村村通油路目标。全市共有公路桥梁90821米/3082座,其中:大桥以上24453米/106座。本年新建桥梁22237米/919座。全年共完成公路客运量3454万人,公路旅客周转量145173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3021万吨,货物周转量388010万吨公里,分别同比增长2.7%、4.8%、-11.3%和-6.4%。 到年末,朝赤高速公路建设完成路基桥涵工程总体形象进度99%,完成路面工程形象进度35%,累计完成投资16.2亿元。我市重点工程麒麟大桥9月10日竣工通车。全年建成了北票市台吉营、凌源市大河北、河坎子、朝阳县尚志、七道岭和双塔区孙家湾等6座农村客运站。锦赤铁路新线建设征地动迁工作全面展开,桥梁和隧道等控制性工程已开工建设。竹林路公铁立交桥建成通车。文化路、黄河路公铁立交桥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展开。 邮电通信业务发展迅猛。全年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年末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到115.85万门,增长4.7%;城乡固定电话装机数80.9万户;全市移动电话用户173.39万户,增长12.6%;年末互联网用户19.67万户,增长19.5%;全年发送特快专递39.3万件,增长11.2%。 七、国内贸易 国内贸易快速增长,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8.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6%。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1亿元,增长1.6%;集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亿元,下降3.4%;有限责任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2亿元,增长19.4%;股份制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3亿元,增长33.5%;私营经济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1.6亿元,增长24.3%;个体经济消费品零售额实现84.2亿元,增长16.9%。按销售地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实现82.7亿元,增长16.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实现45.5亿元,增长21.1%。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实现101.6亿元,增长19.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实现25.7亿元,增长14%。 八、对外经济 对外开放工作成绩显著。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7332万美元,增长46.1%,全年出口创汇额37027万美元,增长5.7%。对全市出口贡献较大的企业是浪马轮胎、金达钛业、飞马集团、百盛锆业,全年出口创汇额分别是6896万美元、3636万美元、2997万美元和1428万美元,四家出口企业出口额占全市总出口额的40.4%。域外招商引资完成329.8亿元,增长60.3%;向国外输出劳务2071人次,增长6%;全年共接待旅游、访问、从事商务等项活动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1万人次,比上年增加3千人次,增长45.6%;全市旅游总收入83.1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为664万美元,增长43%。 九、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运行状况良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平稳增长,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量创历史新高。截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81.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3%,比年初增加85.9亿元,比上年少增7.1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423.1亿元,增长13.9%,比年初增加51.5亿元,少增33亿元;企业存款余额99亿元,增长29.1%,比年初增加22.3亿元,多增21.2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64.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比年初增加68.1亿元,比上年多增41.6亿元。短期贷款余额170.9亿元,比年初增加22.8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28亿元,比年初增加6.4亿元。 保险业保障能力逐步增强。全市保险行业承保金额1269亿元,其中财产险承保金额1194亿元,人身险承保金额75亿元。全年保费收入15.9亿元,下降4.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95亿元,增长26.1%;寿险保费收入11.95亿元,下降11.1%。全年共支付赔款和给付保险金7.38亿元,比上年增长75.8%。其中财产险支付赔款4.52亿元,增长1.6倍;寿险支付赔款和给付保险金2.86亿元,增长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