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5-04 朝阳市统计局

十、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2009年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7项,其中:列入国家4项,争取经费180万元;列入省科技计划41项,争取经费4040万元;列入市本级科技计划62项,落实科技经费1200万元。申请组建省级研发中心1个,总数达到11个。高新技术产品达到12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值实现154.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实现49亿元。引进、培育农业新品种28个,农业新技术20余项,重点扶持了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出台了《朝阳市科技特派行动若干意见》,建立了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组和科技特派员三级科技特派服务体系。选送了95名农民进入高等院校接受专业技术培训,已累计培训147人。有54项科技成果获得2008年度市科技进步奖,有18项科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2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年通过市级以上鉴定科技成果56项。其中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40项,4项获省科技成果转化奖,获奖金110万元。完成技术合同认定17项,实现技术交易额520万元。以朝阳科技信息网、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及专业服务协作网和科技基础数据库、科技文献资料库、科技专家库“二网三库”为载体的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得以完善,发布各类科技信息2500多条,收集600项最新工业科技信息项目。专利申请量222件,其中专利授权量82件,组织实施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5项,争取省科技经费支持180万元。在辽宁新能源电器产业基地建设过程中已完成研发中心基本条件建设,能够用于研发中心用房的面积将近7000平方米,已有12家技术研发中心入驻科技创业大厦。

卫生事业全面发展。新农合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市有226.54万农业人口参加新农合,参合率为93%,全年筹资总额2.27亿元,有143.5万人次通过门诊、住院得到报销补偿,受益面达到63.3%。我市以总成绩第一获得全省先进市称号。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网进一步健全。积极争取国债资金5140万元,自筹资金14107万元,对建平县、凌源市、北票市、喀左县4所县级医院、2所保健院和27所乡镇卫生院进行改扩建,新增面积13.7万平方米。防治甲型H1N1流感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县两级政府储备呼吸机73台,购置达菲药品2552人份,争取并接种疫苗21万只,有效抑制了疫情的蔓延。重大、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免疫屏障继续巩固,全年未发生重大疫情。完成了全市饮水解困工程水质监测和2000座卫生厕所改厕任务,我市获得省饮水解困工程水质监测先进单位称号。妇幼保健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9.77/10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8.17‰,低于省控制指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市门诊量达641.9万人次,增长13.3%,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9.29%,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91.07%。

文化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大型评剧《赵尚志在1933》在文化部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中获“参演剧目奖”。在辽宁省首届农民艺术节中获奖项20余个,其中一等奖4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8个。北票市图书馆、建平县图书馆荣获国家二级图书馆称号;朝阳县图书馆、喀左县图书馆荣获国家三级图书馆称号。龙城区召都巴镇、建平县张家营子镇、朝阳县波罗赤镇被评为2009年度省级文化先进乡镇(街道);双塔区桃花吐镇荒地村、龙城区向阳街道浪马社区、北票市东官营乡东官营村、凌源市四合当镇四合当村、建平县叶柏寿街道新工社区被评为2009年度省级文化先进村(社区)。全年共举办各种大中型文化艺术活动150余次,参与人员5万余人次。文博事业蓬勃发展,到2009年末,全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至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至40处。牛河梁国家大遗址公园建设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全面启动。到2009年末,全市文物系统注册登记博物馆10座、纪念馆1座、私人博物馆1座。全市馆藏文物达21608件,其中一级文物99件(含国宝3件),二级文物476件,三级文物2886件。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采取有利措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实施教师交流制度;市本级、建平、凌源实行了初中新生平行分班制度;全市省级示范性(重点)高中公费生招生指标到校比例提高到了75%。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布局调整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共消除D级危房6万平方米,改造中小学87所,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22所。全市高考成绩优异,26241人报考,20219人被高校录取,其中本科8900人,1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市本级工程技术学校校舍扩建工程和中小学素质实践基地校舍翻建工程进展顺利。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课本费。全市高中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全部享受国家资助。

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取得可喜成绩。竞技体育成绩显著,成功举办了朝阳市第七届运动会,整个运动会共设有20个大项371个小项,共有127个代表队5000名运动员参赛,参赛运动员、领队教练、裁判员和工作人员总数达到6000多人,是我市建市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综合性运动会。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共有22名朝阳籍运动员参赛共获得15枚奖牌,其中金牌8枚,创造了参赛人数及奖牌数的历史之最。我市运动员获得4个洲际以上冠军,为我市争得了荣誉。我市承办了2008-2009年度全国男排联赛、全国女篮俱乐部联赛、全国青年男篮联赛,承办了辽宁省青少年曲棍球比赛、辽宁省少年柔道比赛。群众体育工作全面推进,成功举办和承办了“格林特杯”全民健身日万人健身徒步走、“交通杯”朝阳市第五届公路自行车比赛,“华烨房地产杯”辽宁省老年人网球比赛,中国朝阳首届国际化石节“乐在朝阳”龙舟大赛暨辽宁省第三届龙舟锦标赛。2009年我市打入蒙牛“城市之间”这一全国性群众体育赛事的中国区总决赛,并代表中国参加了在法国举办的世界总决赛,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通过组织41次不同形式、不同类别的体育竞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我市的外部形象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

十一、城市公用事业和环境保护

市政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朝阳市区新建城市道路13条、12.15万平方米,改造5条、7.16万平方米,铺设人行步道方砖20.5万平方米,道路维修5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排水管道8公里,新建改造城市路灯668基杆。到2009年末,市区共有道路205条,面积365.41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0.44平方米,排水管道291公里,城市路灯6368基杆。

城市绿化环境不断改善。朝阳市区新增城市绿地23.1万平方米,其中新增公共绿地17.5万平方米;新植补植乔木1.19万株、灌木38.4万株,栽花50万株。到2009年末,市区绿地面积达到894.85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311.5公顷,绿化覆盖率35.1%,绿地率25.4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58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