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2010-05-01 淮北市统计局

社会福利事业积极推进。年末全市共有各类社会福利院所45个,床位3690张,收养各类人员2970人。所有乡镇都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建立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219处,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9个,网点34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6012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811.62万元

十二、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围绕建设“双百双宜”城市,组织实施38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14.2亿元。城市路网进一步完善,萧淮路淮北至百善段改建、五宋路改线和长山南路、栗苑路、张寨北路、董庄东路等骨干道路建成通车,合徐高速公路淮北连接线、人民东路、沱河东路、烈青路、方安路、栗苑东路开工建设。全年新增城市道路21公里,新增道路面积24万平方米。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淮北火车站改造、市图书馆、市广电中心、市公安局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进展顺利,220千伏凤凰山输变电站投入运营,城区燃气管网改造和天然气置换全部完成,防汛排水系统进一步完善。组织编制淮北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完成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利用与湿地修复规划,成功举办2009中国(淮北)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论坛。对淮海路、人民东路、长山路等道路及广场进行绿化改造,完成东部荒山绿化1万亩,建成惠泽公园等一批园林景观。2009年末,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0.14平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95.1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0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22平方米,燃气普及率89.88%,城市公交客运人次67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

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清理关闭“十五小”、“新五小”企业11家;实施污染减排、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等专项行动,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刘桥矿、临涣选煤厂和濉溪县等三个污水处理厂相继建成,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年末共有环境监理、监测站2个,环境噪声达标区5个,总面积31.62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9个,总面积43.85平方公里。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3项,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8.37%,工业粉尘达标率98.59%,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6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1.0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生产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05人,比上年下降9.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28人,下降16.9%;全年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9人,下降32.1%;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5起,造成8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9.5万元,分别下降8.1%和28.6%。全年共发生火灾事故499起,经济损失563.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