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昆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房地产业 房地产市场繁荣发展。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 1991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3.7%,商品房竣工面积427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1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626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销售539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89.1%和100.1%;商品房销售额359亿元,其中商品住宅销售30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8.2%和139.4%。 旅游业 旅游业健康发展。围绕“世博在上海,休闲到昆山”的品牌,加大对昆山旅游的宣传和推介力度,成功举办2009中国昆山国际文化旅游节,并荣膺“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城市”称号。巴城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千灯玉佛殿、周庄台湾老街、巴城老街等项目相继建成开放,城区环城水上游一期娄江浪漫游开航;星期九生态休闲农庄被省旅游局确定为“江苏乡村旅游精品创建试点单位”,在江苏省第二届旅游商品博览会上,昆山特产礼盒、周庄手工木船、水乡娃娃等14件旅游商品获奖;周庄、千灯、锦溪入围“世博体验之旅示范点”。全年共接待游客总量11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0%和18.0%。 质量技术监督 质监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共有79家企业通过IS9000质量体系认证,全市累计达到648家。国家、省、市三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5.9%,高于苏州全市2个百分点。名牌战略稳步推进。全市累计拥有10个中国名牌,50个江苏名牌,181个苏州名牌。标准化工作得到深化。2个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工作组已成功落户昆山,1家企业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全市标准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全年帮助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25项,累计达372项。计量工作得到加强。完成重点耗能企业计量配套工作,27家企业通过计量保证确认,38家企业通过计量合格确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确保到位。全年出动检查人员318人次,检查单位183家,消除隐患66起,确保全年无重大事故发生。打假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660人次,检查场所3980家,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案件105件,案值1562万元。 二、改革开放 体制改革 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市行政审批中心创新审批方式,实现审批提速。限额以下鼓励类、允许类外资项目和权限内内资项目审批时间由44个工作日缩短为37个工作日。承诺时限进一步压缩,共有26个部门的255项行政许可、审批和服务事项进行了提速,总计压缩承诺时限995天,由原来的4033个工作日减少为3038个工作日,压缩比例为24.7%。绿色通道进一步畅通,将注册资本或增资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设立登记项目、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内资企业设立登记项目和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基本建设项目全部纳入快速审批绿色通道,共有408个项目进入绿色通道,得到全程快速办理。效率效能进一步提高,基本建设项目审批与收费分离实行一个综合收费窗口统一收费,共办理相关收费1010项,总金额5876万元。网上审批进一步扩大,全年网上审批共75404件,占总办件的35.1%。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逆市上涨。实现进出口总额618.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出口额407.59亿美元,增长5.4%。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31.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81.3%。主要出口市场平稳增长,其中对亚洲出口114.84亿美元,增长5.0%;北美洲出口146.14亿美元,增长18.8%。 对外经济合作跃步前行。全年新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15679万美元,完成营业额10660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96.0%和56.8%;举办海外企业14个,比上年翻了一番。 利用外资 利用外资再创佳绩。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342项,合同利用外资31.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实际利用外资16.65亿美元,增长3.9%。全年批准总投资在29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1个,项目平均注册外资达到41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4%;1亿美元以上项目6个,平均注册外资达到1.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3%。 “富民强村”和个私经济 农村“三大合作”组织规范有序发展。全市新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社9家,入社农户7864户,;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入社农户469户;新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49家,入社农户25413户,入股土地面积21.11万亩;累计组建富民合作社151家,入社农户21435户,全市累计“三大合作”经济组织368家,入社农户为101260户,占全市农户的90.8%。全市民间投资创业热情高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加快。全年新增民营企业4638家,注册资金137.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新增个体工商户9529户,注册资金4.94亿元,比上年增长2.4%。年末民营企业达27836家,个体户4.56万户,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金达640.40亿元。 载体建设 昆山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准。昆山开发区在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保持第四,光电产业园跻身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花桥国际商务城被评为2009中国最佳金融服务外包基地,在国内率先构建服务外包国际运营标准。海峡两岸(昆山)商贸合作区建设全面启动,恩斯克研发中心建成投用。昆山高新区综合实力在全省省级开发区中实现二连冠,清华科技园昆山分园成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模具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创新科技园成为江苏省十大创新核心区之一。昆山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被批准建设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玉山、千灯、周庄分别被认定为省级模具、电路板、传感器创新专业镇。可再生能源、小核酸等新兴产业初具规模,浦东软件园昆山分园开园,各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度持续提高,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被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三、社会事业 科技 科技事业取得显著成效。紧紧围绕“三保三促”中心任务,主动对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各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抓住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载体、重点工程、重点活动,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自主创新。我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连续8年在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考核中名列全省第一。全年有199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省、苏州市级科技计划,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3项、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8项、省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3项,争取上级科技项目经费达8200多万元。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0家,高新产品213只,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2家。认定省软件企业11家,省软件产品105只;认定江苏省自主创新产品8只,认定江苏省重点新产品22只。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2.0%。新增省级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家、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8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苏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新增苏州市级研发机构46家、昆山市本级研发机构42家。新增产学研联合体40家,产学研联合项目42个。有9人列入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6人列入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全年完成专利申请量12007件、授权量5797件,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获批启动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