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回升步伐加快。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352.4亿元,增长1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注4)增加值1313.0亿元,增长14.4%。 工业效益向好趋势增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764.1亿元,增长21.3%;实现利税515.9亿元,增长12.0%;实现利润262.9亿元,增长12.4%。企业亏损面11.3%,提高0.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2.4亿元,增长48.9%。 产品结构趋向优化。在规模以上重点工业产品中,全年产量增长的占60.1%,提高8.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增长较快,传统产品增势趋缓。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10年 比上年±% 重工业产品 原煤 万吨 265.8 -7.4 原油加工量 万吨 496.45 3.6 发电量 亿千瓦时 131.45 2.1 化肥(折纯) 万吨 49.09 -15 钢 万吨 959.33 -8.8 钢材 万吨 980.28 6.8 水泥 万吨 729.79 -1.2 变压器 万千伏安 4906.03 0.9 电站锅炉 蒸发量吨 14417 31.2 金属成型机床 台 353 37.9 发电设备 万千瓦 577.47 -11.7 发动机 万千瓦 2653.2 50.7 载货汽车 万辆 19.46 60.9 轻工业产品 纱 万吨 9.66 22 布 亿米 0.82 10.1 乳制品 万吨 39.38 4.8 软饮料 万吨 101.59 13.6 啤酒 万千升 24.76 18.2 卷烟 亿支 502.91 0.6 服务器 万台 9.93 2.6 摩托车整车 万辆 95.45 -5.3 彩色电视机 万台 26.49 4.6 塑料制品 万吨 19.22 15.7 支柱行业稳定增长。全市六大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1001.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增长14.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76.3%,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装备增长34.0%,机械装备制造增长17.2%,石油化工增长15.8%,食品药品增长13.1%。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741家,其中过10亿元企业49家,分别增加63家和11家。 园区承载能力增强。济南出口加工区及8家省级经济开发区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1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25.8%,提高1.7个百分点;全年工业增加值288.8亿元,增长12.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2.0%,提高2.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116.8亿元,增长14.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2.6%,提高1.8个百分点。 建筑业较快发展。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285.0亿元,增长12.9%。新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768家,实现总产值893.3亿元,增长14.5%。 四、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平稳增长(注5)。全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918.1亿元,增长12.5%;占全部第三产业比重为44.6%。 金融业发展形势稳定。全年金融业增加值288.3亿元,增长16.9%。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601.9亿元,较年初增加1179.2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035.0亿元,较年初增加834.4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7402.9亿元,增长11.8%;现金支出7282.2亿元,增长12.0%;货币净回笼120.7亿元,下降2.0%。银行卡消费大幅增长,本外币消费金额836.2亿元,增长75.4%。保险业快速增长。年末各类保险承保额16802亿元,增长36.8%;保险业务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122.3亿元,增长29.3%;保险业务支出43.8亿元,下降5.4%。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股票基金交易成交总量7865.7亿元,增长6.5%;国债交易量98.7亿元,增长57.8%。 房地产业较快增长。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204.4亿元,增长14.8%(注6)。房屋施工面积2363.5万平方米,增长10.9%;其中住宅1868.4万平方米,增长6.1%;房屋新开工面积971.8万平方米,增长92.6%;竣工面积245.8万平方米,下降47.4%。商品房销售面积531.5万平方米,增长20.5%,其中住宅477.3万平方米,增长18.1%。商品房销售额332.6亿元,增长54.0%,其中住宅291.1亿元,增长50.3%。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388.3万人次,增长19.2%。其中:接待国内游客3365.2万人次,增长19.2%;接待入境游客23.1万人次,增长23.5%。实现旅游总收入313.8亿元,增长22.4%。其中: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306.3亿元,增长22.5%;旅游外汇收入1.14亿美元,增长21.9%。 物流业、软件业、会展业发展加快。年末物流相关产业企业及个体工商户6.02万家,年营业收入2370.8亿元,增长24.1%。软件业服务业收入590亿元,增长35.6%。举办会展137场,增加7场;直接营业收入3.17亿元,增长26.8%。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国内贸易增势良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5.5亿元,增长18.7%。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57.4亿元,增长18.7%。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单位1526家(注7),实现零售额717.3亿元,增长23.7%。其中: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23.2亿元,增长18.7%。“家电下乡”销售33万台(件),增长63.2%;销售额7.5亿元,增长95.9%。 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消费品零售额 商品类别 零售额(亿元) 增幅(%) 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 100.3 23.8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61.0 26.4 化妆品类 12.0 18.9 金银珠宝类 17.1 37.4 日用品类 30.1 15.9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38.9 29.3 中西药品类 26.5 14.2 文化办公用品类 15.7 32.3 家具类 16.0 53.2 通讯器材类 15.3 27.4 石油及制品类 120.3 21.8 汽车类 187.8 22.5 对外经济明显回升。全年进出口总值74.10亿美元,增长31%。其中:进口33.55亿美元,增长28.6%;出口40.55亿美元,增长33.1%。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25.27亿美元,增长30.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74亿美元,增长1.1倍。新签外商投资项目87个,实现合同外资额12.09亿美元,增长10.5%;实际到账外资10.40亿美元,增长6.1%。共签订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34.53亿美元,增长2.7%;完成营业额15.07亿美元。新设境外企业30家。对外直接投资1.57亿美元,增长37.2%。 六、交通、通讯 交通运输业继续增长。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1611.4公里(含村级公路),增长2.3%,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11190.8公里,增长3.4%。境内高速公路346.7公里,与上年持平。年末民用机动车拥有量123.5万辆,增长9.7%,其中民用汽车拥有量80.7万辆,增长22.5%。公交线路长度4012 公里,线路209条;公交营运车辆4239辆,全年旅客运输量8.64亿人次,增长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