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慈溪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1-02-12 宁波市慈溪市统计局

2010年全市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54项,比上年减少1项,合同项目总投资额为10.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全年合同利用外资金额8.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6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2%。优质外资项目引进力度加大,全年我市落户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共29个。2010年全市新批准设立境外企业23家,比上年增加2家,境外中方投资总额达590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1.7%。2010年我市对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为5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5%。

七、财政、金融

2010年我市成为全省首个财政超百亿县市,全年共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4.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7.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地方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4.5%,比上年提高0.5的百分点;完成中央级财政收入47.69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1.84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当年新增财力70%以上用于民生,全年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43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9.5%。具体看: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19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公共安全支出5.61亿元,比上年增长6.2%,教育支出13.04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医疗卫生支出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全年财政支出产业扶持资金达到4.6亿元,拨付汽车、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财政补贴近0.7亿元。

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223.42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增速比上年下降6.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099.38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增速比上年下降3.8个百分点,本外币口径存贷比为84.5%,与上年持平。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为580.1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增速比上年下降6.5个百分点。201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206.42亿元,比上年增长21.0%,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062.79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全年新设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营业部等机构共12家,我市被列入省首批金融创新示范县市。

2010年全市保费收入17.53亿元,比上年增长38.3%,其中财产险9.53亿元,人身险8.0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4%和34.8%。共支付各类保险赔款、给付4.7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财产险赔款、给付为4.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人身险赔款、给付0.64亿元,比上年下降32.7%。

八、交通、邮电

2010年全市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4.65亿元。全市公路客运量3610万人次,其中公共汽车客运总量为2827.97万人次;全市公路货运量1985万吨,水运货运量11.4万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余慈连接线慈溪段公路工程和樟新公路改造工程已完工,329国道复线北连接(龙山段)工程已完成软土路基施工,三海线路面改建、改造工程等一批交通建设项目正加快施工进度。扎实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共新增、调整、延伸城乡公交线路8条,城市公交5条,更新、新增公交客运车辆51辆,新建公交站点97只;开通4条城市夜间公交线路,投放公交车23辆;新增出租车53辆。

2010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总数49.9万户,比上年减少9.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162.7万户,比上年增加21.2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数24.4万户,比上年增加2.1万户。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1.75亿元,电信业务收入14.96亿元。

九、科技、教育

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稳步加强。2010年我市列全国科技型中小城市百强县排名第10位,全年获得授权专利5210件,其中发明专利206件,分别比上年增长59.1%和54.9%,我市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0335件,连续9年列全省首位。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核电站密封新技术、新产品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市连续三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项。全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宁波市级创新型企业4家,宁波市科技型企业11家。全年新增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4家,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1家,我市累计组建各级企业技术中心141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7家,宁波级37家。浙大网新慈溪智慧谷项目、世纪空能科学城、裕人软件园等一批科技产业基地正加紧建设。全年引进中高层次人才6000余名,新建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院士工作站2家。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就。全市85.2%的中小学校达到省标准化学校水平,杭州湾职高迁入新址并正常运转。学前教育规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涉及4家幼儿园,总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幼儿园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启动。教育资助工程进一步惠及民生,全市义务教育段学生免杂费、课本作业费,减免符合条件的外来民工子女学生、普高学生、中职学生等达6800余万元,发放慈溪籍高校学生助学贷款367人,金额396万元。目前全市拥有普通中学51所,小学98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6所,普通中学教师4222名,小学教师3969名,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师875名,普通中学学生6.13万人,小学学生8.68万人。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2%,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学前教育三年纯入园率达到98.8%,全市共有4.18万名新市民子女在我市就读,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到76.5%。

十、文化、体育、卫生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10年末全市有村落(社区)文化宫297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48个,文化明珠企业104家,实现村落文化宫、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覆盖。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年举办“元宵、中秋”等节日广场文艺演出24场次,文化下乡扎实开展,全年送文艺演出50场次,送戏790场次,电影下乡放映4380场次。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完成横河童家岙遗址考古试掘,上林湖越窑青瓷文化生态保护区被列为宁波市首批非遗生态保护区,新增民办博物馆4家。青瓷瓯乐节目荣获全国群星大奖并参加世博展演。全年完成城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4.1万户。2010年末全市有剧院5个,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达到50.73万册。我市被评为全省首个“华夏书香之乡”。

体育事业积极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组织开展了新春广场健身表演、轮滑表演等群众性体育活动,积极组队参加浙江省风筝比赛、宁波社区运动会排球比赛。承办全国女排精英对抗赛、全国乒超赛、全省少儿围棋赛、全国CBA青年篮球邀请赛等一系列高水平体育赛事。在广州亚运会上我市运动员分获女子赛艇金牌和女子拳击金牌,实现我市亚运会金牌零的突破。2010年末全市共有标准体育场馆8个,公共体育场地面积41.29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