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大部分主要工业产品增产。发电量、化学纤维、中成药、水泥、电话单机等产品产量增速超30%。化学原料药、钢材、瓷质砖、塑料制品、金属模具等产品平稳较快增长。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11.8%,同比提高18.6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12.7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90.53亿元,实现利润23.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5%和67.3%。亏损企业单位数、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分别下降17.1%和13.4% “一区六园”效益凸显。全市“一区六园” 规模以上工业投产企业252个,比上年增加8个。完成工业增加值126.21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增速比规上工业快5.3个百分点;实现入库税收8.48亿元,比上年增长8.6%。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市具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88家,比上年增加2家;实现增加值17.31亿元,增长1.6%;实现利润总额0.84亿元,增长7.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2.74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5.9%。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72亿元,比上年下降19.4%;第二产业投资72.59亿元,增长15.8%;第三产业投资163.42亿元,增长28.6%,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24.07亿元,增长55.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8.95亿元,下降37.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26.12亿元,增长45.5%,城市建设投资15.85亿元,增长21.7%。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63.58亿元,增长19.7%;民间投资146.18亿元,增长30.9%;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32.98亿元,下降1.3%。分城乡看,城镇投资161.83亿元,增长24.9%;农村投资80.90亿元,增长17.9%。 ![]() 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2010年全市共安排88个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额为150.14亿元,全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额78.05亿元。年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82个,年投资额在5千万~1亿元之间的项目24个,年投资总额1亿元以上的项目有32个。重点项目建设进展良好,广东汉能薄膜太阳能电池、全市配网输变电工程、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东江商贸物流城、紫金御临门温泉二期等一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东源万绿湖东方国际酒店、市区“六路一桥”道路工程、市技工学校等15个重点项目顺利建成并交付使用。 房地产市场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3.19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达90.13万平方米,增长6.4%;商品房销售额25.57亿元,增长20.3%。 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34.01亿元,建成投产项目1330个。新建四级以上公路915.1公里;改造县乡公路154.3公里,新增水泥硬底化村道573公里;新增发电机组容量11.52万千瓦;新增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163万千伏安,输电线路长度494千米;新增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152万户。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7.4%。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1.79亿元,增长12.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50.61亿元,增长17.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2.46亿元,增长16.1%。分商品类别看,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汽车类商品销售凸显亮点,实现零售额分别为3.02亿元和3.20亿元,分别增长1.07倍和12.3%。 ![]() “家电下乡”产品销售火爆。“家电下乡”政策全面落实,2010年全市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8.68万台(件),比上年增长1.58倍;实现销售金额1.89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倍。全年财政兑付“家电下乡”补贴2273万元,比上年增长1.95倍。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7.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1%,“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38.8%。其中出口总额17.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4%,“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42.1%。“三资企业”是出口主力军,实现出口额14.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3%,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81.9%;民营企业出口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9%。在出口总值中,河源对香港、美国、欧盟、日本的出口额13.3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77.8%。 ![]() 利用外资质量不高。至2010年底,全市工商登记在册的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080家,比上年增加68家。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88个,比上年增加59个,但合同利用外资仅为0.9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3.6%;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6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5.8%。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721公里,比上年增加73公里。全年客货运输量(不含铁路,下同)平稳增长。客运量3294万人,增长8.9%;旅客运输周转量38.18亿人公里,增长9.9%;货运量2244万吨,增长10.8 %;货物运输周转量34.02亿吨公里,增长11.5%。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7.5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4.7%,其中私人汽车5.92万辆,增长28.0%。民用轿车保有量达3.37万辆,增长32.2%;其中私人轿车2.85万辆,增长34.6%。 邮电业持续较快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00年不变价)46.32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68亿元,增长17.5%;电信业务总量44.64亿元,增长32.5%。本地电话用户56.93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3.51万户,乡村电话用户23.4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05.03万户,新增8.33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达16.13万户,比上年增加3.53万户。 ![]() 旅游业持续较快发展。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065.5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8%。其中,国内游客1061.08万人次,增长26.9%;国际游客4.49万人次,增长8.7 %。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439.54万人次,增长19.9%。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6.08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388.52万美元,增长9.6%。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至年末,全市各类旅行社达32家;已评定的星级饭店28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饭店3家;A级景区6个,其中4A景区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