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唐山湾“四点一带”区域完成投资1372.21亿元,比上年增长2.3%,占全社会投资的51.5%,比重比上年下降10.0个百分点。曹妃甸新区完成投资937.47亿元,比上年下降8.3%,其中,曹妃甸工业区完成投资687.73亿元,增长5.7%。曹妃甸港区矿石码头二期建成,LNG码头、京唐港区20万吨级航道工程开工建设;220KV变电站、净水厂、污水处理厂、滨海大道等基础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冀东风电装备研发制造等一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中日唐山曹妃甸生态工业园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千个攻坚项目完成投资2010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张唐铁路、中视中科激光显示核心产业基地一期等419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年计划的104.5%;中石油渤海湾生产支持基地、冀东启新水泥搬迁改造等263个项目竣工投产或投入使用,完成年计划的131.5%;华润电力(曹妃甸)2×1000MW超临界机组工程、京秦高速公路迁安支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8.6%,比“十五”末增长1.4倍,“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9.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97.33亿元,增长18.5%;住宿业零售额8.74亿元,增长20.8%;餐饮业零售额113.38亿元,增长18.4%。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01.97亿元,增长18.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7.48亿元,增长18.4%。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中,汽车类增长28.1%,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9.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2%,金银珠宝类增长28.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4.0%,家具类增长18.9%。 市场交易规模继续扩大。全市城乡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达565个,其中专业市场82个。实现商品成交额81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7.5%。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销售额1264.85亿元,增长35.5%。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回升。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93.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0%,比“十五”末增长2.5倍,“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8.8%。其中进口额64.65亿美元,出口额29.2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4.8%和52.4%。在出口额中,钢铁产品出口11.90亿美元,增长1.6倍,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0.7%;机电产品出口6.25亿美元,增长19.0%;陶瓷产品出口3.95亿美元,增长13.0%。商品出口到177个国家和地区,比“十五”末增加8个。 利用外资形势稳步向好。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8.84亿美元,增长11.6%。“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7.18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2.6倍,年均增长11.9%。在外商直接投资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房地产开发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占40.0%、17.1%和5.6%。全年批准外商投资合同29项,合同总金额14.6亿美元,下降4.0%;合同外资额6.84亿美元,增长47.0%。年末实有三资企业326家,其中,开工在建企业24家,已投产企业239家,独资企业121家。 对外开放平台进一步拓展。全年引进省外资金26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曹妃甸临港产业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十三届陶瓷博览会等重大招商推介活动。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立体交通格局初步建立。全年交通基础建设投资85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村公路建设投资5.04亿元。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850公里,比上年增加39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07公里,增加42公里。改造农村公路545.6公里,改造县乡危桥793.8延长米,新增农村客运班线13条。全年公路货运周转量和客运周转量比上年分别增长35.0%和15.0%,比“十五”末分别增长6.0倍和1.5倍。年末汽车保有量达到80.38万辆,其中个人汽车保有量69.54万辆,分别比“十五”末增长1.4倍和1.9倍。唐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5亿吨,增长42.1%,成为国内第10个吞吐量突破2亿吨的大港。其中,曹妃甸港区吞吐量1.3亿吨,增长84.4%;京唐港区吞吐量1.2亿吨,增长14.0%。在港口货物吞吐量中,钢材增长89.9%,煤炭增长75.4%,铁矿石增长5.6%,集装箱增长14.6%。三女河机场正式通航,已开通航线7条,旅客吞吐量32719人,货邮行吞吐量190吨,起降840架次。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55.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0%,比“十五”末增长57.1%。其中,邮政业务收入4.26亿元,增长19.7%;电信业务收入50.93亿元,增长9.2%。年末全市邮政局(所)165处,其中农村邮政局(所)100处。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59.79万户,比上年减少21.8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33.02万户,比上年增加69.53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79.84万户,增加6.53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22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100部/百人。 旅游业开发建设成效显着。旅游资源开发投入38.7亿元,比上年增长2.6倍。年末全市拥有旅行社152家,新增16家;星级饭店58家,新增3家;A级以上景区达到36家,新增3家。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3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1%,旅游总收入77亿元,增长26.7%。其中,接待国际游客5.7万人次,增长14.9%,旅游外汇收入2612.3万美元,增长35.8%;接待国内游客1532.4万人次,增长25.0%,国内旅游收入76.8亿元,增长25.1%。 八、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财税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全部财政收入438.95亿元,比上年增长6.2%,比“十五”末增长93.8%,“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4.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5.84亿元,增长15.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31.19亿元,增长16.9%。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8.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0.7%,环境保护下降5.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0%。 全年税收收入完成404.10亿元,比上年增长5.1%。国税收入(按省考核口径)完成245.50亿元,增长2.2%,其中增值税完成188.28亿元,下降5.7%;地税收入158.61亿元,增长10.0%,其中营业税63.34亿元,增长16.5%。 信贷扩张规模减小。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758.93亿元,比年初增加547.86亿元,全年新增贷款比上年减少105.92亿元。其中,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16.11亿元,比年初增加518.76亿元,新增贷款比上年减少124.49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215.34亿元,比年初增加538.49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188.25亿元,比年初增加530.39亿元。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2515.15亿元,比年初增加375.98亿元,人均储蓄存款34243元(按年平均人口计算),比上年增长17.2%,比“十五”末增长1.4倍,年均增长19.1%。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6610.55亿元,支出6759.68亿元,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149.13亿元。全市金融机构达到18家,其中商业银行16家,均比上年增加5家,分别比“十五”末增加9家和1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