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营业性保险公司达到38家,比上年增加5家。全年保费收入120.68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8.0亿元,增长54.0%;人寿险保费收入82.68亿元,增长28.9%。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28.18亿元,增长5.1%,其中财险赔给付14.78亿元,增长23.5%;人寿险业务赔给付13.4亿元,下降9.7%。 九、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目标基本实现。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1.98亿元,新建和翻修改造城市道路27条(段),新铺装道路面积254.68万平方米,南湖迎宾大道及西南环线工程完工通车,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5.12平方米。全市集中供热面积45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5%,丰润热电入市供热工程竣工,可实现市区管网供热输配能力900万平方米。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100%,西外环天然气储备站投入运行。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118万吨,自来水普及率保持100%。年底运营公交线路121条,新增29条,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4台。全市拆除震后危旧平房542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安置住房112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廉租住房15.74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1741万平方米。凤凰新城、唐山一中新校区等公建项目投入使用;空港城三女河机场正式通航;57公里环城水系全线通水部分通航。 全市县(市)城基础设施及村镇建设完成投资91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县(市)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5.9亿元,村镇建设投资55.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7%和2%。全市新创建文明生态村500个,累计达到4436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79.7%。 城市软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社区市民中心投入建设资金3417.8万元,78个市民中心建设完工,基本实现城市社区市民中心全覆盖。首发1000张市民卡正式启动,优先整合公交卡、水、电、有线电视等缴费功能。社会治安科技综合防范体系得到加强,搭建市级监控中心及应用平台1个,区级监控中心及应用平台8个。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公园绿地面积298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1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0764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6%,比上年提高0.68个百分点。全年投入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资金60亿元。单位GDP能耗降低率达到3.5%,比2005年累计降低20.2%。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7.6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4.96万吨,分别比2005年削减17%和19.7%。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79.9万吨,污水处理率达到94.1%。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1.3%,其中市中心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优于二级天数达到330天,比2005年增加14天。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和绿化攻坚行动取得明显成效,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成功申办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成为国内首个地市级承办城市。2010年,把钢铁、水泥、焦化行业作为重点实施达标建设提升工程,年内累计完成达标建设治理资金15亿元,完成100万元以上投资的项目200多家。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拥有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8家,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0家,农业产业研发中心26家。2010年共组织实施重点科技计划项目99项,其中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7项。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502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9项,国际先进水平42项,国内领先水平371项,国内先进水平80项。有11项新产品被认定为河北省自主创新产品,2项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全年专利申请量1683件,专利授权量1377件,比上年分别增长20.7%和31.5%。唐山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20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之一,被批准为国家“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市,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晋升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高速动车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落户唐山。 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181所,在校生121.46万人,教职工9.02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32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78%;小学入学率为100%,巩固率达98.54%;初中在校生巩固率达98.3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7.5%。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固、重建校舍34.96万平方米,投入资金7.47亿元。全市多媒体教室达到8803所,普及率达100%;远程教育学校1439所,覆盖率达94.5%。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14所,职业学校专业设置130个。河北理工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合并组建河北联合大学,3门学科被确立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学科,结束了我市辖区高校无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历史。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加速发展。年末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1个,影剧院7个,电影放映队254个,文化馆和群艺馆15个,博物馆、纪念馆10个,图书馆13个,总藏书180万册。广播电台11座,电视台11座。有线电视用户101.77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44.78%;数字电视节目139套,数字电视用户53.87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全年公开出版报纸、期刊19种。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电视台、广播电台两台合并。电影《唐山大地震》全国热播,6部作品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中国评剧艺术节。 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730个,其中医院155个,卫生院179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7个,妇幼保健机构15个,社区卫生机构128个。卫生机构床位3.32万张,其中医院2.4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78万人,其中医生1.58万人。“健康唐山、幸福人民”行动向纵深推进,免费为全市190.1万名45岁以上农村人口和城镇无业居民进行了体检。 体育竞技再创佳绩。唐山运动员参加世界、亚洲和全国比赛创历史最好成绩。2010年,我市共有28人次代表国家和省参加国际、国内比赛,获得23项冠军、15项亚军、7项季军、15项进入前八名,其中,世界冠军5人次、亚洲冠军7人次、全国冠军10人次,尤其是在广州第十六届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上,获得7金8银,这是我市运动员在世界、亚洲和全国比赛中参加人数最多、获得金牌最多的一年。在河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我市代表团获得138枚金牌、144枚银牌、122枚铜牌和8961分,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列全省第三名。先后成功承办了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中国乒乓球俱乐部甲C联赛(第一站)和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八一主场)三项国家级高水平比赛。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556元,比上年增长8.3%,比“十五”末增长86.5%,年均增长13.3%,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4.6%,转移性收入增长12.8%,经营性收入下降34.9%,财产性收入增长96.7%;人均消费支出13522元,增长4.3%;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3%,比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1.5辆,家用电脑58.5台,分别比“十五”末增加6.5辆和22.5台。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2.9平方米,比“十五”末增长2.3%。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8310元,比上年增长12.0%,比“十五”末增长81.4%,年均增长12.6%;人均消费支出5980元,增长9.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9%,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空调器24台,热水器68台,移动电话175部,分别比“十五”末增加23.4台、64.9台和158.6部。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3.4平方米,比“十五”末增长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