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永丰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2010年,全县中等职业教育招生980人,普通高中招生2906人,在校生7766人。初中招生6745人,在校生20887人。普通小学招生7495人,在校生39118人;幼儿园招生9078人,在校生12655人;特殊教育在校生270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8.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高考取得了2名清华(全市3名)、600分以上人数和二本上线人数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发展迅速。2010年,全县共有文化馆(站)、艺术馆22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到达94.8%和97.7%。大力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全年开展送电影下乡3768场,送戏下乡85场,积极指导各乡镇开展自办文体活动80次。全力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八江、上固、三坊、沿陂等四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已竣工,恩江镇综合文化站已完成混泥土框架工程,瑶田镇综合文化站完成基础工程。继续抓好“农家书屋”建设,完成了66个“农家书屋”的规范化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民间文学欧母《画荻教子》,民间音乐《清明祭祖》,民间舞蹈《傩舞》,民间手工技艺《玉扣纸手工制作》入选吉安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傩舞》、《玉扣纸手工制作》、《画荻教子》三个项目入选省级保护名录,确定6位同志为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文化产业强势推进。积极开展各类文艺活动,努力推进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举办了吉安市首届《红色经典诵读》电视大奖赛永丰赛区预选赛,推荐了5位选手参加市里的复赛。组织文艺骨干到各乡镇组织策划、指导乡镇文体活动10多场。县剧团编排了一台老少皆宜,雅俗共赏,丰富多彩的戏剧,深入各乡镇场巡回演出,深受群众好评;积极组织参加省、市各类文化活动,唱响永丰文化品牌,提高永丰知名度。我县农民画作者创作的《闹端午》、《打麻子,迎新年》、《吹鼓手》、《舞龙灯》4幅农民画参加了文化部主办的庆祝澳门回归十周年“内地春节习俗展”。组织300多幅农民画作品进驻上海世博会,参加上海农民画家村展览。组织30多幅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参加全市“金色童年”比赛,获美术类三等奖1个。组织5幅美术作品参加全市反腐倡廉书画摄影大赛,组织《傩舞》、《玉扣纸手工制作》参加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 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提高。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46个,其中医院4个,卫生院2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96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04人,注册护士268人。医院、卫生院床位873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广。2010年全县农民有33.03万人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达96.96%。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体育事业成绩突出。2010年,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开展全民健身项目30项次,参加健身运动人数2.6万人,同比增长12.3%。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有新进展。2010年县城城区和全部乡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其中空气质量达优天数280天,比上年增加40天;恩江等主要河流断面优质水率达到100%,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达100%,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县城区域噪声达到2类区标准。落实了3个COD减排项目、6个二氧化硫减排项目,污染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环境监管力度加大。2010年,全县重点源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70%。2010年,完成造林面积1250公顷,增长5.3%,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2.1%。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2010年,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5起,死亡7人,与比上年持平;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8,比上年下降20.1%。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2010年末,全县户籍人口44830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1679人。全年出生人口5276人,出生率13.32‰,死亡人口3964人,死亡率为6.35‰,自然增长率为6.96‰,比上年增加0.58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2010年,全县城镇在岗职工工资年均收入2159元,增长17.2%。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21元,增长17.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28元,增长14.0%。其中,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文化教育娱乐和居住分别增长9.97%、11.07%、40.26%和14.95%。全县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4.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6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8.86平方米。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8694元,增长14.0%。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18万人,城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53万人;干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1万人,参保率96.9%;城市低保应保尽保,全年保障人数0.73万人,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全年保障人数1.51万人;我县是全国首批、全市唯一的新农保试点县,新农保惠及了全县农民,全县新农保参保人数17.32万人,参保率85.11%,共发放基础养老金1973.84万元。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如本公报数据与统计年鉴数据不一致时,以统计年鉴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