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厦门市小白鹭艺术中心剧场、同安文化艺术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闽南戏曲艺术剧院项目动工,“厦门大剧院”项目前期工作启动。新增4个国家一级图书馆。9家网吧被评为省级文明网吧,命名77家市级放心网吧。顺利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调查阶段验收工作,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2136处,新发现文物占此次登录文物点的76.6%。顺利完成“鹭江号”游艇搬迁、整修及对外开放工作。闽南童玩等11个项目入选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洪金龙等23人入选厦门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闽台送王船习俗”、“蜈蚣阁表演习俗”被推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晶晶等13人被公布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全市拥有文化表演团体6个,全年国内演出1200多场次,观众达百万人次;文化馆7个,博物馆4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6个,公共图书馆9个,公共图书馆藏书总藏量达309.52万册(件),借阅量372.71万册次,读者流通433.55万人次。出版发行各类报纸9种,20798万份;期刊杂志26种,80.26万册。共有广播节目5套,电视节目8套,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8.68%。 卫 生 共有各类卫生事业机构977个,其中医院35家、疗养院3个、社区服务中心25家、卫生院13个、门诊部103个、妇幼保健院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专科防治所1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7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7072人,执业助理医师437人、注册护士6878人;卫生机构床位10997张,其中医院9699张、疗养院329张、卫生院422张、妇幼保健院422张。全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为 78.91岁(其中:男性75.96岁,女性81.77岁)。 体 育 2010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于1月2日举行,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多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海峡杯帆船赛、第二届厦金海峡横渡活动、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海峡两岸龙舟邀请赛、第六届中国“俱乐部杯”帆船挑战赛、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中国女子高尔夫球公开赛、厦门(翔安)国际百公里纵走挑战赛、金桥杯系列体育联赛等影响深远的赛事活动60余项。第十四届省运会共获得了167.5枚金牌、144.5枚银牌、108枚铜牌,金牌总数和总分均名列全省第二。市田径协会成立,至年底,全市登记注册的单项体育运动协会已达22家。共组织了18批99人次赴台湾、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等地进行访问交流比赛。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 口 全市户籍人口180.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5.07万人,岛内的思明、湖里两区合计85.48万人,占全市的47.43%;全市人口出生率12.27‰,人口死亡率8.01‰,人口自然增长率4.26‰,比上年下降4.05个千分点;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别为90.18万人、90.02万人,性别比为100.18(女性为100)。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53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居民人均工薪收入23314元,增长13.0%;人均经营净收入2297元,增长5.3%;人均财产性收入1676元,增长10.7%;人均转移性收入6579元,增长21.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1元,增长11.0%,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6.5%。 农民人均纯收入10033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5339元,增长11.3%;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3021元,增长2.8%;人均财产性纯收入1345元,增长16.1%;人均转移性纯收入328元,增长25.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523元,增长9.8%,农民恩格尔系数41.3%。 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空调器237台、淋浴热水器114台、洗衣机99台、电冰箱108台、摄像机12台、组合音响43套、移动电话245部、家用电脑117台、摩托车28辆、家用汽车23辆、彩色电视机151台。 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洗衣机62台、空调机115台、热水器96台、彩色电视机142台、家用计算机52台、电冰箱107台、摩托车147辆、生活用汽车10辆、移动电话246部。 就 业 全市新增就业19.12万人,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12万人;到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2.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3%。 社会保障 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58.61万人、234.69万人、121.80万人、125.60万人和115.40万人,其中,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77.19万人、73.75万人、81.18万人、77.33万人和75.29万人。全年各类社会保险基金征收94.09亿元,增长23.7%;基金支出55.91亿元,增长16.9%。各类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99.8亿元。 至年末,全市有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168家,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379家,工伤保险协议机构26家,工伤保险辅助医疗器具配置协议医疗机构4家、工伤保险协议康复机构1家。共发放本市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10.1万人次、7861万元。9.8万名退休人员进入社会化管理,社会化管理率达到99.03%,社区管理率达到100%。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814元,被征地人员月人均退养金725元。6.52万名年满60周岁以上但未享受任何养老待遇的城乡居民直接享受每月20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社会福利与救助 全市共有社会救济总人数3.41万余人,全年共计接收捐款、捐物及慈善捐赠等各类社会捐赠1.44亿万元。城镇低保家庭9451户、20411人,农村低保家庭4082户、10884人,全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共计5095万元。年末,全市共有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35家,收养床位5072张,收养老人人数达2103人,其中有民办养老机构28家,公办养老机构5家,儿童福利院2家。市救助管理站实际救助来站救助人员5799人次。 居 住 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家庭年末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2.17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2.9平方米,下降3.7%。 社会保障性住房完成投资6.7亿元,竣工10515套。至年末,累计完成1234户的配售工作,其中,经济适用房配售完成795户,保障性商品房配售完成235户,人才住房配售完成204户。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和治理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5%,优级率为42.7%;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6.0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8.8分贝;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98.38%。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废水、二氧化硫达标排放率均为100%,重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有所上升,医疗垃圾和化学危险废物处置率100%。主要污染物SO2和COD排放总量分别为4.50万吨和4.67万吨,较上年削减1.1%和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