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稳定发展。2010年,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49家,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4.58亿元,同比增长12.7%。 公路运输日益兴旺。全市道路运输业共完成客运量212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9.7亿人公里,货运量2199万吨,货物周转量14.4亿吨公里。全市公路营运车辆达到20229辆,其中客运车辆1239辆,货运车辆18990辆。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上“发展抓项目”的战略部署,抢抓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大政策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项目工作统揽经济工作全局,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主抓建设、狠抓争取、紧抓储备,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3.98亿元,增长54.4%,增幅比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城镇投资165.05亿元,增长53.1%,城镇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8.31亿元,增长84%;完成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8.93亿元,增长62%。 五、贸易、消费和非公有制经济 对外贸易稳步增长。2010年,全市累计完成进出口总值1368万美元,比上年增加86万美元,增长6.71%。其中,出口完成670万美元,增长34%。进口完成698万美元,下降10.74%。产品进出口完成993万美元,下降9.23%。 消费市场日趋繁荣。经济开展食品、药品、农资等专项整治活动,有效改善了消费环境,规范了市场秩序。全市消费需求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2010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32亿元,增长17.41%。2010年,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为44.33亿元,增长20.07%。2010年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8.19亿元,增长12.01%。 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2010年,全市登记注册的各类市场主体总数为55058户,累计注册资本102.76亿元,其中:内资企业1738户,注册资本(金)40.71亿元;私营企业2567户,注册资本(金)44.75亿元;个体工商户49964户,注册资本(金)11.89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789户,注册资本(金)5.41亿元。 六、科技、文教、卫生和体育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市、县区科技管理部门把科技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认真研究、准确把握中央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以及国家、省上科技计划项目投资政策,紧密结合中医药、马铃薯等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和工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需求,加大科技项目的组织申报力度,全年共向国家、省上组织申报各类科技项目119项,其中科技部24项,省科技厅95项。共批复立项科技项目38项,争取项目资金3514万元,较上年增长243%。评定市级科技进步奖24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6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名列全省第三位。同时做好到期项目的鉴定验收工作,取得各类科技成果近30项。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环境不断净化。一是秦剧《百合花开》巡演和进京演出活动获得圆满成功。先后到新疆、青海、山西太原等省市开展《百合花开》巡演活动,共演出25场次。市直文化单位积极开展文化“三进”活动,市秦剧团演出189场(次),其中公益性演出达46场(次),市文化馆、陇中画院组织书画家义写义画书画作品500多幅,受到广大群众和部队官兵的欢迎和好评。二是成功举办了《陇中景象-全市首届花鸟画提名展》、《陇中意象-全市书法提名展》,市文化馆成功举办了全市文化馆专业技术人员首届美术作品展,参观人数达8000多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三是文化市场管理方面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加强日常监管和深入开展专项行动相结合,稽查队共出动检查人员近200人次,单独执法和联合公安、工商共同执法检查经营单位450余家次,查处违规经营单位30余家次,收缴非法制品120余件,没收盗版教材2151册。 广播电视事业稳步推进。2010年,完成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6587个站点,覆盖195108户农户100万人口,中央农村无线覆盖工程良好运行,259981面卫星接收设施全面转星调整,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完成91592场次的放映任务,有线电视通达62个乡镇,覆盖农村人口约8.5万人,定西人民广播电台建成开播。全市广播覆盖率达90.35%,电视覆盖率达90.50%。 教育事业成绩显着。2010年,全市教育工作努力深化教育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统筹教育资源为抓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教育创新步伐,切实强化教育管理,着力推进教育公平,促进了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至年底,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905所。其中:普通高校1所,在校学生4575人;成人高校1所,在校(册)学生4027人;中等职业学校17所,在校学生36576人;高级中学17所,完全中学32所,独立初中12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17所,小学1430所,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学生分别为82306人、165310人、241828人;特教学校1所,特教阶段学生1088人;幼儿园160所,在园幼儿37184人。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33248人,其中专任教师31788人。2010年,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6%,初中入学率达到98.5%。全市有4500名学生参加了全国初中数学、物理、化学竞赛活动,获奖383名;有6386名小学生参加了全国小学英语竞赛活动,获奖443名。全市高考本科上线7512人(不包含体音美考生),比上年增加136人,本科上线率达21.6%。全市共录取新生18794人,比上年增加1449人,增长8.4%,是自恢复高考以来录取人数最多的一年。其中本科院校录取10271人,比上年增加了1577人,增长了18.1%,本科录取人数占录取总数的54.7%,占全省本科录取总数的11.2%。全市高考总分平均超出全省1.2分(2009年超出1.01分);文理科平均成绩除理科综合和理科英语外,其它各科平均成绩均高于全省平均成绩。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10年,全市卫生工作以深化医改为统揽,着眼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抓基层、抓重点、抓改革、抓落实,着力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全市医改工作稳步推进,卫生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全市新农合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150元,农民参合231.43万人,参合率91.78%。全市7县区于6月份相继开展门诊统筹。2009年-2010年全市共计执行项目258个,总面积25.1万平方米,总投资4.658亿元。其中,中央扩大内需卫生项目99个,已竣工94个,主体完工2个,在建3个,已完成投资14579万元,占投资总量的97.16%。灾后重建卫生项目(含红十字会系统)124个,其中投入使用31个、竣工待验78个,主体完工9个,在建4个,整合2个,已完成投资14324万元。对15岁以下的人群补种乙肝疫苗20.19万人,完成适龄妇女宫颈癌检查2.5万人,乳腺癌检查2000人,对1.59万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进行补助,为1.94万名农村生育妇女免费补服叶酸,为679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开展复明手术。农村水质工程完成率98.36%,水样监测完成率81.56%,建成无害化卫生厕所1.13万个,已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培训2424名农村卫生技术人员,105名社区人员培训和120名卫生监督人员培训全面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