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1-04-05 三亚市统计局

十二、人口生产

户籍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户籍人口57.01万人,比2009年末增加1.3万人。按性别分,男性29.14万人,女性27.87万人。按年龄分,18岁以下13.69万人,占24.0%;18岁—35岁18.69万人,占32.8%;35岁—60岁19.46万人,占34.1%;60岁以上5.17人,占9.1%。按民族分,汉族33.14万人,占58.1%;黎族22.21万人,占39.0%;回族0.87万人,占1.5%;苗族0.38万人,占0.7%;壮族0.19万人,占0.3%;其他民族0.21万人,占0.4%。

十三、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成效。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项目建设,重要项目实行环评一票否决制。加大对工业废气超标的整治力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在全省率先终结实心粘土砖厂。加快推进亚龙湾蓄冷节能工程建设,继续推广风光互补节能灯等。全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有望控制在省下达的目标内。

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成绩斐然。积极推进受损山体绿化恢复工作,稳步推进海防林和“三边林”建设,切实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亚龙湾森林旅游公园。全市造林面积72.7公顷,其中人工造林72.7公顷;森林覆盖率68%,与2009年持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1.61%,比2009年提高0.07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31%,比2009年提高0.08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8.97平方米,与2009年持平。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一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1个。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2619公顷,其中陆域面积7051公顷,海域5568公顷。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60人,比2009年减少2人,其中,工伤事故死亡人数6人,比2009年减少1人;火灾事故连续两年无死亡人数;交通事故死亡人数54人,比2009年减少2人。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13起,比2009年减少97起,直接经济损失347万元,比2009年减少5.1%,其中,工矿商贸企业发生事故5起,比2009年减少1起,直接经济损失172万元,比2009年减少20.7%;火灾事故103起,比2009年减少59起,直接经济损失84万元,比2009年增长11.7%;交通道路发生事故105起,比2009年增加37起,直接经济损失91万元,比2009年增长13.3%。

十四、城乡建设

规划编制工作顺利推进。城镇化战略顺利实施,城镇化率达56.5%。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基本完成,总规修编方案通过省规委会审议,待国务院批准实施。颁布了《三亚市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方案》,确定了未来五年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民生建设、专项行动等六大方面共166项行动计划,为三亚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起到基础支撑作用。编写《三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初稿)》。

城镇承载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年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27516万元。处理生活垃圾19.68万吨,处理渗滤液2.89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渗滤液达标处理率均达到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79.8%,比2009年提高2.2个百分点;煤气(人工、天然气)供气总量2913万立方米,增长16.4%;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8624吨,减少25.3%;年末实有城市建成区道路面积383万平方米,增长10.0%。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已建成文明生态村572个(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在建文明生态村129个,已建成和在建文明生态村占全市村民小组总数(890个)的78.8%。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所有村民小组主次村道硬板化目标。加快农村沼气改造,全年完成农村“一池三改”1300户。

注:

1、本报告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以《三亚统计年鉴—2011》刊发数据为准。

2、报告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