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地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4-03 海东地区统计局

"十一五"期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

海东地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和旅游

截止2010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8045公里,公路密度为61.13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4.54万辆,比上年增长38.4%。其中:营运性汽车达16164辆,增长22.62%。年末载客汽车拥有量为3340辆,同比增加33辆;其中班线客车1842辆,出租车1280辆。全年客运量达2926万人、旅客周转量为87780万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28.45%、6.82%。年末拥有载货汽车拥有量为12824辆,同比增加3027辆,增长30.1%;全年货运量达1870.2万吨、货物周转量为25.23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40%、7.47%。

全区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624万元,同比增长23.48%。通讯部门业务总量完成4.06亿元,增长15.59%。全区拥有移动电话用户82.07万户,同比增加13.7万户,增长20.03%;固定电话用户11.61万户,同比下降3.54%,其中农村用户达6.82万户,同比下降8.31%;联网用户2.23万户,同比增加0.34万户,增长18.17%。

"十一五"期间全区固定电话用户数

海东地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区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30.7万人次,同比增长22%;旅游总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48.8%。

七、财政和金融

全区财政总收入11.8亿元,比上年增长41.1%。其中:中央"两税"收入4.65亿元,增长53.21%;地方财政收入7.15亿元,比上年增长34.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34。全区财政总支出73.58亿元,比上年增长36.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70万元,比上年增长34.3%。

"十一五"期间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及增速

海东地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64.36亿元,比年初增加39.16亿元,增长31.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4.51亿元,增长24.1%。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3.59亿元,比年初增加14.29亿元,增长36.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6.48亿元,比年初增加0.92亿元,增长2.95%;中长期贷款余额25.57亿元,比年初增加11.83亿元,增长84.3%。全区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08.93亿元,同比增加62.18亿元,增长25.2%;现金支出340.12亿元,同比增加62.68亿元,增长22.6%;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31.19亿元,增长1.7%。

"十一五"期间全区金融存贷款余额及增幅

海东地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0667亿元,比上年增长38.9%,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0311万元,增长52.8%;财产险保费收入10355万元,增长27.4%。

八、教育和科技

全区各类学校1043所,在校学生27.27万人。其中:普通中学142所,在校学生9.31万人,比上年减少0.18万人;农职业中学6所,在校学生1.87万人,比上年增加0.17万人;小学808所,在校学生13.69万人, 比上年减少0.3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学生817人;幼儿园82所,在园幼儿2.32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69%,初中适龄入学率、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99.92%、93.38%。高中、初中、小学每一教职工平均负担学生人数为14、12.5、17.7。全区落实"两免一补"等教育补助资金1.6亿元。

2010年各类教育招生、在校、毕业人数

学校数(所) 毕业生数(人) 招生数(人) 在校学生数(人) 专任教师(人)

一、普通中学 142 31834 32256 93068 6723

高中 10 11092 11099 34108 2294

初中 132 20742 21157 58960 4429

二、农职业中学 6 4956 8269 18653 443

三、小   学 808 22568 22177 136926 7719

四、特殊学校 5 35 74 817 43

全区有各类科技人员2.82万人。引进新技术41项、新品种100项,共计90项,示范推广科技成果58项。争取科技项目38项,项目总投资3.28亿元,增长1.73倍,争取无偿援助资金918万元,下降27.1%。

九、文体和卫生

全区共有地级群艺馆1座、县级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有地级广播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站7座,县级电视网络公司6个,有限电视用户达11万人,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8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有限电视频道接收量增加,开展广场文化、民间传统文化活动3500场次,整治文化市场,城乡居民精神生活质量提高。城乡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竞赛和全民健身运动,举办较大型体育比赛活动30次(场),参加人数达13万人。

全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含乡村卫生室,诊所等)1969个,共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3235人,实有床位2799张。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13所, 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338人, 实有床位1621张;乡镇卫生院共有108个,拥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863人,实有床位1022张。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59897人,年人均劳动报酬39403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国有职工人数51408人,年人均工资41709元,比上年增长9.3%;集体职工人数2306人,年人均工资24444元,比上年增长9.93%;其他职工人数6183人,年人均工资25357元,比上年增长9.5%。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56元,比上年增长10.81%,城镇居民人均年总收入中,人均工薪收入9899元,增长7.78%;人均家庭经营净收入742元,增长11.97%;人均财产性收入54.91元,增长57.7%;人均转移性收入3431元,增长17.7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281元,比上年增长13.27%,恩格尔系数为37.8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36平方米。

"十一五"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海东地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